关键词母猪;繁殖力;提高措施
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平均窝产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
1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长大和大长母猪,这是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这种组合当前在我国大部分规模猪场中普遍采用。在选择长大后备母猪时,体形上应平直和微倾,腹部比较大且松驰,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都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外阴部上翘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经常有返情或不受孕的现象。保持正常体廓的母体(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方面都较差。因此,在三元杂交体系中,对母本的瘦肉率一般不作要求。
2适时配种,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
长大和大长后备母猪配种一般以体重达到110~115 kg为宜。高于或低于这一体重对产仔数有影响,偏离越远,影响越大。后备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卵的间隔一般为36~40 h,经产母猪为38~44 h,排卵时间平均为2~7 h,因此开始发情后8~12 h配第1次,间隔12 h进行复配通常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1]。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2次复配。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10 d内发情,妊娠后的母猪都要控制饲喂量,保持中等体况能提高其窝产仔数。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淘汰。母猪一般3~6胎产仔数最高,到9~10胎降低,且带仔性能显著偏低。这种母猪应予以淘汰。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记录,若以后出现同类情况时则应淘汰[2]。
3加强种公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减少母猪返情和产死胎、畸形仔猪
种公猪要求体质结实,四肢稳健,性欲旺盛。一般坚持每周检查精液1~2次。对密度偏稀、活力较差的公猪即刻停用,加强管理。公猪每天应运动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配种强度要适当,2~4岁成年公猪每天可配1~2次,每周有1~2 d休息,有时视公猪情况而定。后备母猪在体重80~90 kg时根据实际情况注射细小病毒、乙脑与伪狂犬病等疫苗,防止流产、死胎、产木乃伊等现象发生。母猪在妊娠阶段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死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母猪受到过强应激;二是妊娠期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三是环境条件及气温的剧变。母猪妊娠后要控制饲料的喂量,一般在妊娠后30 d内每天饲喂1.6~1.8 kg,30~60 d每天饲喂2.1~2.3 kg,60~108 d每天饲喂2.5~2.8 kg,最后7 d逐渐减少,直至每天1.2 kg为止。对于个别偏瘦、偏肥的猪应适当加、减料,妊娠母猪的标准体况是中等偏上。对于大群同栏饲养的妊娠母猪不应中途并栏,以免挤、斗等刺激,平时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消除体内外的寄生虫[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做好接产工作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人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动作要迅速、及时。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若30 min后仍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4]。助产人员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助产工作。母猪产后应少喂饲料,同时连续3~5 d适当补加食盐,1周内喂料量不宜增加太快,2周后开始正常饲喂。应注意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泌乳期母猪饲喂要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一般每天喂3~4次。在泌乳期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母猪便秘,母猪便秘可影响乳汁质量甚至造成仔猪下痢。产房管理是控制仔猪死亡的关键环节,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产房工作是个细致的工作,需能吃若、有耐心、有技术的饲养员,对产房工人的要求相对来讲要高,还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5做好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哺乳仔猪死亡率是整个养猪生产各环节中最高的,通常在10%以内。做好哺乳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是降低残废率、提高断奶体重的关键。哺乳仔猪适时补铁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造成的仔猪下痢,有利于增加仔猪体质及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哺乳仔猪常见的腹泻病有仔猪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对常见病要以预防为主,平时做好环境消毒,断奶后栏位应用消毒水喷洒,或用石灰水洗刷,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应坚持“全进全出”,集中产仔、集中断奶、集中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产仔前对保温设施应进行检查修理。环境温度,尤其以产后10 d内的舍温,对初生仔猪影响非常大。母猪产仔中疾病易于流行,此时要加强消毒,保持舍内温暖、干燥。为防止仔猪下痢,也可在母猪产前28 d注射K88、K99、987P、F41大肠杆菌四价疫苗。当仔猪群中腹泻较多时,可给母猪添喂磺胺脒或中草药剂,效果很好。治疗仔猪黄、白痢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硫酸妥布霉素、伟达欣、新霉素等,严重脱水的仔猪应及时补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优质的全价饲料是确保母猪繁殖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应按照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全价日粮,认真地控制饲料质量,全面满足营养需要,特别注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措施认真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
6
参考文献
[1] 段国臣.适时配种提高母猪繁殖水平[J].猪业科学,2010(3):42-43.
[2] 于云成,高永峰.提高母猪繁殖率的几项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0(4):20.
[3] 黄建华,唐伟.有机微量元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25(6):84-85.
[4] 荚恒刚,郑学斌.夏季母猪繁殖力和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18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