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干旱气候的防御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795 日期:2024-06-14 来源:论文网
摘要总结了镇平县干旱的特点以及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以为当地的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旱;防御对策;河南镇平
  
  干旱和水资源危机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温室效应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水荒间隔期短,使干旱频率加快,干旱对农业的危害成为社会关注的棘手问题。据粗略统计,其危害相当于病、虫、草、鼠及高温、低温所引起的农业损失之和。
  1镇平县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在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偏少,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镇平县出现的干旱通常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大气干旱即空气干燥、高温和太阳辐射强,有时伴有干风。在这种环境下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增加,即使土壤并不干旱,但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补偿蒸腾的支出,使得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受害;土壤干旱即土壤含水量少,水势低,作物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补偿消耗,致使植物体内水分不足而受害;生理干旱是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根系的生理活动受影响,造成植株体内缺水而受害[1-2]。
  2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与其发生季节、时间长短以及作物所处的生育期有关。镇平县处于南阳盆地,为豫西南的少雨中心,年降水量比邻县少70~110 mm,从建国以来6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几乎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其中伏旱频率53%,秋旱频率47%,春冬干旱占36%。冬旱使小麦不能适时播种;秋旱影响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春旱往往造成春播作物不能适时播种,缺苗断垄严重,影响春收作物后期的正常生长、果树的发芽时间,降低发育势;夏旱影响夏种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影响春玉米正常灌浆。干旱轻者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导致作物死亡,使农作物减产或失收。
  3干旱灾害的防御对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以赴做好全县抗旱保丰收工作,提高抗旱技术和效率,积极采用农业节水抗旱技术措施,利用秸秆、杂草或遮阳网等覆盖蔬菜、水果,以减少水分蒸发;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和液体膜的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兴修水利,修建引水灌溉工程,在山区和丘陵区修建水库、坝塘和小水窖,做好病险水库的修善工作,保证雨季充分蓄水,供少雨季节使用;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把干旱对农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努力确保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在水源不充裕的乡镇,可采用集中灌溉,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对水源紧缺的乡镇,政府应加大投入,采取人工运送等方式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同时做好区域间水源调配,合理分配水源,确保主要农作物需水。
  3.2选种抗旱作物,制定节水灌溉制度
  通过造林种草达到涵养水源和改善小气候的作用,根据干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实行作物合理布局;选种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调整作物播期,趋利避害,避过干旱威胁;在干旱发生时选用相应的抗旱栽培措施。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耗水规律、当地气候特点及土壤水分状况,制定一套合理的灌溉制度,做到既满足作物需水,又不浪费水资源,并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地下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3耕作保墒
  根据一年四季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采取各种农田耕作措施,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如采取深耕保水、中耕保水、变浅耕为深耕、变浅种为深种、变浅锄为深锄、深松耕作等耕作方式,目的是切断土壤毛细管,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起保墒作用。
  3.4推广使用农业化学调节剂
  抗旱剂、保水剂、钙赤合剂、地面蒸腾抑制剂能达到保水和节水作用。抗旱剂能调节作物叶面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保水剂则依靠对自由水的强吸附能力,余蓄缺供,形成土壤小水库;钙赤合剂则能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旱能力;地面蒸腾抑制剂称为“液体地膜”,通过覆盖抑制农田蒸发。这些化学物质在干旱环境或特定条件下能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与农业常规抗旱措施共同形成了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体系。
  3.5实施人工增雨
  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最大限度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尽力缓解旱情。
  4

参考文献


  [1] 彭凤英,陈礼,雷志雄,等.内江市东兴区季节性干旱防御措施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B08):291-294.
  [2] 黄瑾.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干旱防御与抗旱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6512-6515.
  [3] 耿秀芬,周广学.提高自然水源利用率,争取朝阳农业全面丰收——试论朝阳地区的干旱防御对策[J].中华优质教育,2005(3):67-68.
  [4] 朱自玺,赵国强,方文松,等.干旱综合防御技术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气象,2002,28(7):9-1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