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505 日期:2024-06-11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出发,总结了枣庄市峄城区目前秸秆利用的现状,针对枣庄市峄城区秸秆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山东枣庄
  
  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根据现有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和方式,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形成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
  1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峄城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主要来源有玉米、小麦、花生、薯类等。据统计,2008年全区农作物秸秆产量达40.256万t,其中:小麦秸秆16.689 6万t,玉米秸秆11.108 6万t,花生、薯类及其他谷类秸秆12.457 8万t。目前,全区秸秆每年约有20.476万t被利用,利用率为50.9%。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
  (1)秸秆机械还田。秸秆机械还田方式主要是小麦高留茬还田和玉米秸秆还田2种。小麦高留茬收割还田是根据全区不同地域条件、采用机械和人工收割相结合对小麦进行高茬收割,留茬高度一般在15~20 cm,还田秸秆量一般在1 350~1 500 kg/hm2。玉米秸秆还田方法是玉米收割后,用旋耕机将玉米秸秆切碎翻入土壤中,还田量2 250~2 700 kg/hm2。2008年,峄城区小麦高留茬还田2.67万hm2,约总还田量4万t,玉米秸秆机械还田1.2万hm2,总还田量约2.88万t。经过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和肥力的提高。
  (2)养殖饲料利用。秸秆饲料利用主要是作为家畜饲料。近年来,全区各大型养殖场及养殖户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饲养牲畜,过腹还田。同时,有部分养殖场及规模大户,采用秸秆青贮和氨化技术制作饲料。2008年全区共完成秸秆青贮氨化饲料15万t。青贮和氨化处理秸秆作饲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饲草利用的有效方式。
  (3)秸秆燃料利用。随着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全区农户煤用电比例上升,生物能源秸秆薪柴等比例下降,每年有14.85万t秸秆用于生活燃料,仅占36.9%左右。
  (4)秸秆作原料利用。全区农作物秸秆作工业原料仅占3%~5%左右,1.14万t秸秆主要用作食用菌原料,少部分农户将小麦秸秆按0.25~0.30元/kg的价格出售,作为工业造纸原料加工利用。
  (5)秸秆能源再利用。一是发展沼气建设。近几年来,峄城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6 465户,国家、省市投资达760余元用于户用沼气建设,配套开展“三改”(改厨、改圈、改厕),初步探索出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路子。沼气是很好的燃料资源,能有效解决农村群众生活燃料缺乏问题。沼渣、沼液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据测算,1口10 m3的沼气池,可养猪6~8头,1年可产生沼液15 t、沼渣4 t,相当于纯N 36~90 kg、P2O5 20~50 kg、K2O 15~30 kg。同时沼气综合利用还可以减轻和抑制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防止土壤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目前峄城区农作物秸秆除以上5种途径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自然浪费或焚烧。全区各类农作物秸秆收集率仅为75%~85%,丢弃浪费的占秸秆总量的15%~25%左右。
  2秸秆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峄城区秸秆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较零散,不集中,特别是大型秸秆气化站、秸秆发电站、秸秆燃料乙醇、秸秆人造板都还处于空白状态,利用单一,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许多适应技术还未能转换应用。
  (1)秸秆综合利用率低。根据调查,峄城区有20%左右的秸秆被农民在田间直接焚烧。焚烧秸秆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造成秸秆资源浪费,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影响交通,导致公路无法行车,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还有可能发生火灾,给周围的农作物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从而引发矛盾。此外,还有2万余t秸秆被丢弃和浪费,对环境、水质等造成一定的污染。
  (2)秸秆综合利用附加值低。从目前峄城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看,在已被利用的秸秆中,有40%左右直接用作燃料,有35%左右的秸秆直接还田用作肥料,秸秆利用附加值低。而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的占0.5%,草制品编织的占1%,沼气发酵产生的占0.5%,栽培食用菌的占1%,这部分利用附加值较高,但只占较高总量的3%左右。
  (3)秸秆综合利用未形成规模优势。目前主要是一些零星散户将秸秆用于牛、羊的饲料,未能进一步大面积用于生猪饲养上。近年来,沼气建设在峄城区已全面展开,秸秆气化站项目刚刚起步。全区已建成沼气池6 465户,目前全区农民户用沼气原料主要是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但以粪便为原料的占大部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思路
  (1)根据资源状况,制定利用途径。在开展秸秆资源调查,摸清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基础上,根据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秸秆用作肥料、饲料、食用菌材料、工业和燃料等不同用途的发展目标[1]。规划在2010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5%,至2015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基本杜绝焚烧秸秆现象。秸秆各种用途比例:腐熟还田20%、饲料5%、食用菌基料5%、工业原料35%、燃料25%。
  (2)创建区域特色,谋划产业布局。根据各镇街情况和利用现状,创建区域特色,谋划好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布局[2]。①秸秆气化区:主要以现有基础较好的阴平镇、峨山镇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型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至2015年力争建设大型秸秆沼气池和气化站8处。②食用菌栽培区:主要以底阁、坛山2镇为重点,发展以栽培蘑菇为主的秸秆利用,至2015年该区域稻麦秸秆用于栽培食用菌的达70%以上。③工业原料区:以榴园、吴林、古邵等镇为重点,发展以秸秆发电和提取低聚木糖为主的利用方式,至2015年在以上区域建立2~3个秸秆电厂,使以上区域内的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利用率达60%以上。
  4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点建议
  (1)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各级人民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必要的秸秆贮存基地,实现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鼓励养殖场和饲料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利用秸秆气化建立秸秆发电发展生物质能,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人造板材、包装材料和秸秆编织业[3]。
  (2)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力争在农作物收割和秸秆还田、秸秆收集贮运、秸秆饲料加工、秸秆转换为生物质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形成经济、实用的集成技术体系,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基地,加快适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服务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使秸秆综合利用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4]。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8〕105号明确提出将对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秸秆燃料乙醇制备以及秸秆收集贮运等技术给予补助和资金支持,要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抢抓政策扶持机遇,进一步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开展农业招商,不断完善投资政策和投入方式,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峄城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的层次和水平。
  5

参考文献


  [1] 马占,郭善民,孙泓生,等.南阳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建议[J].作物杂志,2008(6):77-79.
  [2] 孙万刚,王同燕,梅林.山东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与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08(6):113-115.
  [3] 郭大清.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J].农机科技推广,2008(6):35.
  [4] 徐凤.秸秆利用的新途径——秸秆堆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18-21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