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吉花1号选育报告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415 日期:2024-06-10 来源:论文网

     作者:栾天浩 李玉发 刘洪欣 王佰众 赵德 何中国

  摘要介绍了吉花1号的选育经过,分析了其特征特性及适宜栽植地区,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为吉花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吉花1号;选育;栽培技术

  
  吉林省是我国北方新兴早熟花生主产区之一。2000年,吉林省花生种植面积仅5.42万hm2,总产13.1万t,单产2 418 kg/hm2。而2008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已达到12.69万hm2,总产35.0万t,单产2 758.05 kg/hm2。2001—2008年上述3项指标年均分别比2000年增加43.5%、46.6%、2.3% [1-2]。为更好地发展吉林省花生产业,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育种研究所围绕“丰、优、抗”的育种目标,选育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3],适应吉林省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经过多年努力,育成花生新品种吉花1号,并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选育经过
  1999年收集国内花生产区品种资源,并进行统一编号,其中吉林省扶余地方品种“四粒红”的编号为99JL-3;2000年在吉林省农科院试验地进行了种植和观察,在生育中后期于99JL-3群体中发现3株生长繁茂、株型呈半匍匐状、叶片呈淡绿色,明显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变异株,采收后进行系统编号99JL-3-1;2001年将入选的变异株(99JL-3-1)田间种成株系,同时相邻种植原“四粒红”作为对照,继续进行个体选拔编号99JL-3-1-1;2002—2005年继续进行系统选育和编号,99JL-3-1-1-5-7-8-2。同时对稳定的系统扩繁一定数量种子,供下年鉴定用种;2006年进行院内品系鉴定,将99JL-3-1-1-5-7-8-2这一品系暂定名为“吉6022”;2007年进行院内生产示范,扩繁原种。2008年进行院内外多点生产示范,完成了产量、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在生育后期召开了专家组现场验收会。2009年初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吉花1号,准予推广,认定号为吉登花生2009002。
  2特征特性
  2.1生物学特性
  吉花1号属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0 d左右,需≥10 ℃积温2 450 ℃。种子耐低温,拱土能力强,早发性好,易抓苗。植株呈半匍匐,株高45~50 cm,叶片较大,呈椭圆形,黄绿色,总分枝7~8条,结果枝6~7条,连续开花型,花色为淡黄色。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抗倒伏。荚果串珠形,果腰浅,果皮黄白色,网纹较浅,果实长3~5 cm,3粒果居多,1粒果少。
  2.2品种特征
  吉花1号种皮深红色,粒长椭圆形,表皮光滑无裂痕,据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检测中心检验:百粒仁重58.9 g,百果重151.8 g,出仁率70.45%。果仁粗蛋白含量32.53%,粗脂肪含量50.68%。
  2.3抗性
  吉花1号于2007—2008年经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对青枯病、茎腐病和根腐病达到中抗以上水平,且耐旱、耐瘠薄。
  2.4产量表现
  2007年生产示范,“吉6022”(吉花1号)的平均产量为2 851.5 kg/hm2,较对照品种“四粒红”(2 309.5 kg/hm2)增产23.5%;2008年生产试验,“吉6022”的多点平均产量为3 117.1 kg/hm2,较对照品种“四粒红”(2 866.6 kg/hm2)增产8.7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适宜栽种区
  适宜吉林省花生早熟区种植。
  4栽培要点
  选择前茬为禾谷类作物的砂壤地块[1]。实行秋翻耙,早春结合施用有机肥将田面旋耕整平。播前10 d将原种荚果扒皮,进行种子分级清选,剔除杂粒和霉变粒后进行晒种包衣[2]。5月中旬播种。保苗11~12万穴/hm2,每穴2粒。施足底肥,施花生专用肥200~300 kg/hm2(N 10%、P2O5 15%、K2O 10%)[3]。花生出苗后及时进行清棵除草,防止虫害发生,培育壮苗。花生扎针期根据基肥用量和植株的长相可进行叶面施肥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4-7]。生育后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时彻底拔除病异株。收获后要迅速摘果晾晒,使荚果的水分降到10%以下时方能装袋入库。
  5

参考文献


  [1] 李玉发,何中国,李玉甫,等.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杂粮作物,2007,27(6):434-436.
  [2] 何中国,李玉发,刘洪欣,等.东北早熟区花生生产科研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吉林农业科学,2009,34(4):56-59.
  [3] 张绍龙,陈贤友.花生新品种汕油199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23.
  [4] 李大涛,王红雨,王玉霞.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7):16-17.
  [5] 陈翠霞,于会勇,李震华.高产优质出口花生新品种濮东花1号的选育[J].中国种业,2010(3):53-54.
  [6] 任艳,石延茂,王辉,等.高产花生新品种花育27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农业科学,2010(2):107-108.
  [7] 吕健文.广东选育成功花生新品种[J].农村百事通,2008(20):1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