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晚稻二早二稀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012 日期:2024-06-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适期播种、秧田管理、适期早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移栽晚稻二早二稀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晚稻;移栽;二早二稀;栽培技术
  
  近年来,濮院镇移栽晚稻二早二稀栽培面积达733.33 hm2左右,占全镇晚稻总面积的32.3%。但由于移栽晚稻二早二稀技术上存在差异,导致迟苗僵苗、多苗缺苗、弱个体小稻头、草害倒伏等,影响了移栽晚稻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现将其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和推广优质、抗倒、高产的秀水134、秀水128、嘉禾218,糯稻祥湖914和杂交粳稻秀优5号等品种;淘汰老杂品种。晒种1~2 d,用18%稻种清粉剂2 000倍液(即1包3 g对水6 kg,浸种子5 kg)浸足48 h,经清水淘洗后催芽[1]。
  2苗床准备
  水育秧秧田提早翻耕出塄,施足基肥,在初平时毛秧田施有机肥15 t/hm2或菜饼750 kg/m2、碳铵300 kg/hm2、钾肥112.5 kg/hm2、磷肥225 kg/hm2。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爽水、地势较高的水塘田或旱地作苗床,大田净播种面积525 m2/hm2。苗床提早翻耕,播前15 d,施腐熟猪人粪3~4 kg/m2、进口复合肥50 g/m2。播前3~5 d,整理苗床,均匀施入壮秧剂75 g/m2。苗床畦宽1.6 m,沟宽0.2~0.3 m,沟深0.2 m。
  3适期播种
  常规品种一般在5月15—20日播种,大田用种量:水育秧45~60 kg/hm2,旱育秧45 kg/m2。秧田播种量,水育秧525~600 kg/hm2,旱育秧900~1 050 kg/hm2;杂交粳稻5月10—15日播种,用种量18.75 kg/hm2,播种量225 kg/hm2。水育秧播种时用10%蚜虱净300 g/hm2均匀拌入芽谷后再播种,播后塌谷,并用菜壳、麦芒、秸秆等覆盖。旱育秧播前压平苗床,旱育秧播后用木板轻压塌谷,再覆盖细土,并用幼禾葆除草,之后平盖地膜,膜上覆盖1层秸秆遮阳。然后灌水串沟。
  4秧田管理
  播后2~4 d,用35%隆苗675 g/hm2对水562.5 kg喷雾除草(杂交稻改用幼禾葆除草),1叶1心时用50 mg/kg烯效唑喷苗。2叶1心前保持秧板湿润,2叶时灌水上秧板,以后保持薄水层不断水。结合上水施断奶肥尿素75~105 kg/hm2, 3~4叶时施尿素105~120 kg/hm2,至拔秧前3~4 d施起身肥尿素150 kg/hm2。拔秧前做好带药下田[2]。旱育秧播后4~5 d齐苗后,及时揭膜,晴天在傍晚揭,雨天在雨后揭。在1叶1心时用50 mg/kg烯效唑喷苗。遇雨及时排水。秧苗叶色褪淡缺肥的,可在傍晚用1%~2%尿素溶液泼浇,起秧前一天傍晚浇1次透水。如遇拔秧困难的,可灌水拔秧。
  5适期早栽
  常规品种于6月10—15日移栽,秧龄约25 d,插种规格23 cm×13 cm或20 cm×13 cm,插30.0万~37.5万丛/hm2,每丛3~4本,基本苗105万~135万根/hm2;杂交稻于6月5—10日移栽,秧龄约25 d,插种规格23 cm×20 cm,插21.0万~22.5万丛/hm2,每丛1~2本,基本苗30万~45万根/hm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6肥水管理
  常规品种采用“一基三追”,掌握总氮肥折纯氮255~270 kg/hm2,一般基肥施有机肥7.5~9.0 t/hm2、碳铵450~600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112.5 kg/hm2;追肥,栽后4~5 d施尿素150~180 kg/hm2,7月中下旬看苗酌施壮秆肥尿素45~60 kg/hm2,8月上旬末,叶色正常褪淡田块,补施穗肥尿素75~105 kg/hm2 [3-4];杂交稻前促后控施肥,掌握总氮肥折纯氮240~270 kg/hm2,采用“一基一追一补钾”,基肥同常规稻,栽后4~5 d追施尿素225 kg/hm2,分蘖末期补施钾肥112.5 kg/m2,后期控制氮肥,如叶色过黄,可在8月10—15日酌补进口复合肥75~105 kg/hm2。做到薄水浅插,满水护苗,返青后及时露田促根,浅水促分蘖。常规移栽稻苗数达300万~360万根/hm2,杂交稻240万~270万根/hm2,及时加深丰产沟,排水搁田控蘖,分蘖末期再次搁田。搁田由轻到重,分次轻搁,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收割前7~10 d断水,达到青秆黄熟。
  7病虫草害防治
  在做好种子消毒秧田除草治虫的基础上,移栽大田后4~5 d,用乙苄系列除草剂拌尿素撒施。旱育秧和移栽田,改用53%双草600 g/hm2拌尿素撒施。加强大田病虫害调查与预测,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和当地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选用高效、广谱、低毒农药及时进行防治。重点做好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螟虫、稻虱、穗蚜等病虫害防治,确保移栽晚稻“二早二稀”丰产丰收。
  8适时收获
  水稻以9成黄时收获较好,收获过早,青米多,籽粒不饱满,产量低,影响米质。收时不混杂,晒时不放在沥青路或污染过的场地晒。
  9

参考文献


  [1] 王铁忠,贾仁叨,林贤青.早稻机插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稻米,2009(2):52-54.
  [2] 王寒梅,高玉林,王洪安.水稻新品种沈988选育及栽培技术[J].垦殖与稻作,2004(5):9-10.
  [3] 徐忠诚,周文富,吴琛,等.水稻提质增效栽培集成新技术[J].种业导刊,2007(6):22-23.
  [4] 王江.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7(5):65-6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