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6235 日期:2024-05-0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新课标的出台,明确指出了化学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一般来说,科学素养是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要做到规范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正确处理实验异常现象,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化学实验 科学素养 培养 严谨 实事求是 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建立化学感性认识,积累化学沉淀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教学只重视实验理论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
一般来说,科学素养是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要做到规范化。
课堂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数量最大,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演示操作应是学生的榜样,对于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的培养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法拉第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巴甫洛夫总结他成功的经验也提到:做实验要观察、观察、再观察。而科学的观察方法可以使学生取得最佳观察效果,提高观察能力。
(1)观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在观察时要观察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重点的对象或部位要作重点观察,这样对观察的事物既有整体观念,也有侧重的认识。
(2)观察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教师的演示实验装置应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图进行装配,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实验中仪器的连接、装配、操作步骤等都有一定的顺序,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其原理。
(3)观察中要学会对比。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有对比才有鉴别。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的抓住事物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将实验现象放大或将实验过程放慢,也可以很方便的模拟有毒、有危险或难度很大的实验。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但目前在化学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教师用计算机模拟或影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完全代替教学演示实验,甚至顶替学生实验,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应被提倡的,因为视听手段只能为教学提供间接的感性材料,不能代替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直接体验,这样不利于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今后,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增加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1)做好课本上的学生分组实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下册共安排了30个探究活动,在整个教材中占了重要地位,有的是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现象能力的,如“对蜡烛及燃烧现象的探究”;有的是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有的是强化实验操作的,如“制取氧气”;有的是验证化学原理的,如“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变化”等。
(2)创造条件,完成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能否开展,以及完成的效果是否满意,对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里的碗、筷、玻璃罐、食醋、鸡蛋壳、木炭等物品,开展家庭小实验。
(3)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进实验室做实验。对于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做得不好的实验,学生感兴趣的选做实验,在课堂上没有观察清楚,需要重新“验证”的演示实验,或是经教师审核后的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应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
(4)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要设计好实验,学生需要钻研教材、阅读资料,不仅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盐酸中的哪种粒子(H+、Cl-、h3O)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四)正确处理实验异常现象,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时在正常操作的实验过程中会出现意外反常现象,它通常伴随着主要现象发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学生察觉,有些也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可结合化学史,鼓励学生善于捕捉实验异常现象。化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因为善于观察,抓住机遇而导致发现或发明的实例。如瑞利再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密度有0.0064kg/m3的差异,他没有放弃这一微小的差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氩气。再如柏琴企制奎宁而得苯胺紫,维勒制氰酸铵而得尿素等。也有因观察不细致或者观察到但没有深入研究而导致与发现或发明失之交臂的实例,如居里夫人的女儿与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实验中拍摄到了中子的照片,但没有深入研究,失去了发现中子的机会。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机的穿插和渗透这些生动的史实,学生受这些生动事实的影响,就会自觉地在化学实验中训练和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养成一种能抓住异常现象所提供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的、锲而不舍的科学作风,为学生以后进行科学研究或走上社会从事任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必须贯穿到整个中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到中学化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它需要每位化学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能使我们的素质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