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物理模型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5725 日期:2024-05-04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将得到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其次,我们也一定要理解,“创新能力只能培养,不能教”!创新能力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的只是一种友好的、和谐的生长环境,教育工作者只不过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而已。
   那么,“物理模型”是什么?
   物理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自然把握自然。但是,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人们在着手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方法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根据这条原则,人们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试图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逐个击破。或者把复杂的问题转成比较简单的问题。基于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人们就创建了“物理模型”。可见,物理模型是指:物理学所分析的、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或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这种理想物质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的一个典范。是先人的一种创举。“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对物理模型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甚至建立“物理模型”,显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不可多得的途径。
   一、物理模型有哪些特点?
   1. 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模型的本身又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2. 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物理模型不仅再现了过去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理想模型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所以又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只有经过实验证实了以后才被认可,才有可能发展为理论。
   二、物理模型有哪些主要功能?
   1. 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从中较为方便地得出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 可以对模型讨论的结果稍加修正,即可用于实际事物的分析和研究。
   3. 有助于对客观物理世界的真实认识,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意识比能力更重要。以上我已经谈到,物理模型的建立很具创新性,教师应该把建立物理模型的这种创新的思路启发地诉之于学生,这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是有益的。
   每一个物理过程的处理,物理模型的建立,都离不开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教学中,通过对物理模型的设计思想及分析思路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对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正确运用科学抽象思维的方法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在“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的教学过程中,要摸清学生各种错误的思维方法,及时予以纠正,及时指出物理模型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明确物理模型的科学性,明确物理模型的条件性。
  总之,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很好素材,充分科学地用足用活物理模型,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人材!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