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5717 日期:2024-05-04 来源:论文网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从加强学生实验着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验中教师要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点,教师一忌当“保姆”,把实验一手操办;二忌当“看客”,对学生听之任之;三忌当“杀手”,对学生指手划脚。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引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前提  
   学生探究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力求体现“五性”:(1)“挑战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能力挑战;(2)“趣味性”:富有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3)“开放性”:解题思路灵活多样,问题答案不一定唯一;(4)“差异性”:关注个体差异,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入深地作出回答;(5)“实践性”: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的积极主动是关键
   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交流思想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倾向。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实验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去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教师合理设疑;二是鼓励学生的超常思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师生的有效互动是保证 
   学生实验按“预习─实验─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预习阶段,教师应把实验的重点、难点、实验研究的方向给学生解释清楚,学生要认真研读教材,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实验中,教师应重点从实验方法上指导学生,而学生要及时反映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对实验的新想法、新思路;分析讨论时,师生要一起对实验进行认真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把实验中学生好的想法提出来让大家进行研究;对学生的总结报告,教师要结合实验过程认真给出评语,表扬优点、指出缺陷,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实验有一个正确的总体评价。 
   四、鼓励学生勤做小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应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它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识,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多想想,多问问为什么。在班上成立物理兴趣小组,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他们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之中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新的物理课改教学,需要各位仁人志士不断努力地去探索, 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完善,并不断地更新自我。无论如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实验为主干展开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实验教法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