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基。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而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太多,课时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另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地理越来越难教了。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要以新课程为契机,通过自身的改革,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入手。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
一、创设情景,提高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比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这一节时,我首先提了一个问题“一艘客轮在太平洋上航行,船上一孕妇正好产下一对双胞胎,但是,先出生的却是弟弟,后出生的才是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艘船是怎么样航行的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就开始积极地讨论和争辩,在他们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我再提出日界线的概念。通过这一提问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让他们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学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强了信心,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恰当的、有梯度的提问,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
二、注重小组合作、协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班有48名学生,上课时我将学生分作六个小组,每组八人。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七八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学习小组。我以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要由过去的“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模式,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比如在学习山东教育出版社必修三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时,针对这一节内容多,知识点多的特点,我把学生分成六个组,让每一组相对而坐,每组指派一个组长(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每组成员自己选择一位主持人。每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首先,我把这一节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以及各个小组要讨论的问题发给他们。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形成共同意见后由主持人代表小组发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每个小组在完成自己任务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其他小组的问题。最后各小组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的小组。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节的内容热烈地进行讨论。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问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时间,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高了。
三、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改革评价机制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是学生自己即评价主体,建立主体自评机制,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习目标、修正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按照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觉得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尝试建立地理三维评价体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这两个层面。知识是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所积极追寻的。在新课程下我们也要重视。但是,其地位必须下降。不能再把知识放在首位,而要侧重“动手、活动、实践”三方面的技能,着眼于学生在课堂、户外、生产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的评价,重在搜集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技能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终身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应该有所反映,而且应该突出其重要地位。
第二维度是“过程与方法”这个层面。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的体现,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意义很大。过程与方法是由“认识、思维、交流、应用、发现”五个层面组成。这五个层面呈递进式,具有一定的梯度,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要注意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方法。考试固然是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课掌提问、课堂练习、课堂讨论特别是多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包括考察、访问、地理观察与观测、地理制作和社会调查)以及在此基础上撰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地理小论文等,也都是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方式方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是比传统考试与测验更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
第三维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不能只看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也不能只看学生地理基本技能与能力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地理思想的程度,以及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这就是说,评定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地理学习成绩,要重视地理基本知识,更要重视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情感、态度与地理价值观念的全面评价,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这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地理,尤其通过评价体系的改变和实践活动的增加,不仅提高学习地理兴趣,而且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掌握了方法、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