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尝试与探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5509 日期:2024-05-02 来源:论文网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与发展的要求了,两者之间出现了许多的矛盾,使其不仅没有发挥正常的功能,而且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概括来说,原有的学生评价中主要存在如下的局限和不足:首先,考试和测验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手段。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考试和测验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手段,成绩和分数代替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评价不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提供有意义的参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评价以及相应的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出现偏差。其次,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较少,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这种单一注重知识技能的评价导向,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三,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忽视对其他评价方法的运用。学生评价的方法除了现行的、运用最多的纸笔测验外,还有许多体现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如评语、日常行为观察、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和学习日记等。由于原有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使纸笔测验成为实际教学中学生评价的最重要的方式。纸笔测验虽然有其优势,能迅速、清晰、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却很难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评价,也不能对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学科整合的能力、交流合作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评价。第四,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教育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缺乏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参与。这样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我意识的建立,削弱了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研究过程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课堂表现评价
  首先,在引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习小组的激励评价,再辅以教师的综合鼓励评价。其次,注重基础能力的分层评价,注重课堂内外的奖惩评价,注重不同学生的个性评价。最后,引导同学之间的鼓励性评价,整合家校之间的差异性评价,交流各学科教师的赏识评价。
  二、数学日记评价
  1.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有数学,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2.数学日记是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的手段。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记中有目的地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重新对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整理。学生在写数学日记之前总是会把今天所学知识重新思考一遍,并通过自己的见解,总结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加以巩固,加深印象。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
  1.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评价方式可使学生由开始的不感兴趣、被动参与到后来的主动参与、积极评价,并在积累的过程中懂得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会见到成效的道理。学生在成果汇报会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同学、教师的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2.成长记录袋评价使学生看到了希望。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记录了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省。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这段时间自己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有进步就用实例说明,有不足就分析原因,定出近期目标。学生正是在这种不断肯定、否定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这种评价具有实效性,学生能从中看到前进的方向。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