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课要让学生主动参与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4990 日期:2024-04-2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每个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参与 兴趣 方法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能力
  引导学生自我探索,通过自己努力去认识教学中的真谛,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一件有趣而又有益的事。即使是新教材,如果是清一色地以讲解示范“开局”,往往会使学生兴致低落。此时他们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自身大脑的刺激性反应,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技能形成的速度。把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课的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学。
  1.运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课的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先前担心学生混乱的场面成为多余的了,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时兴趣盎然,减少了不少无效的劳动时间。
  2.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似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互练方法来促成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部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练习时的管理,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例如准备性练习,教师只要提出活动的总要求。由组长或体育委员组织学生练习,有时也可以让组长组织全体学生演练教师所培训的内容,教师巡回对各组进行指导。由于组织者、领导者不同,由原先的教师统一指挥,变成学生自我的管理,学生练习的热情和效果截然不同。学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尊重和利用自己的权益,因而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提高了。
  五、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争取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我在新授前滚翻教学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前滚翻与翻跟斗动作一样吗?这时学生中立即出现了一阵喧哗声。有的说动作一样,有的说动作不一样,有的说有相似的地方等,并且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观点。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希望出现的情境,我对每位学生所提问题运用恰当点拔、精讲提示、正误对比等方法,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正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机会。这些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