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写字教学 问题 对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然而,当前农村低段语文课中的写字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从大量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写字的教学,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
1.1 不良写字姿势的形成。
一年级孩子手指肌肉力量比较小,为了能写出老师要求的漂亮的字,横平竖直,要有笔锋,于是只能把笔握低,加大拇指和食指的握笔力量,并且把笔向前倾,倒在食指的第二关节,再把大拇指伸直来增加力度。这样一来,视线就被遮住了,于是头越来越低,不良的写字姿势就这样造成了。那么是我们这些启蒙老师不重视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吗?非也。我们对此是苦口婆心,但每次写字前提出要求,个个孩子都是“一拳、一尺、一寸”,但5分钟左右他们又“原形毕露”了。为了写出一手老师满意的漂亮字,孩子们不得不低头、弓背来换取了。
1.2 对字的结构把握不好。
在平时的写字中,发现学生字的间架结构摆放不好,尤其是合体字学生容易写分家或者是写得过于紧奏,还有字的比例不合适,基本笔画不准确。这些都是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但往往学生并没有真正用好田字格,教师在这上引导的也还不够。
1.3 时机的选择不恰当。
对于写字教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或刚指导完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我们会发现,这样看似到位的写字教学操作,其实使得原本应该灵动的写字教学过程简化,形式僵化,学生对写好这些生字的理解往往是抽象的,模糊的。从而对这些字写得美观、规范的目标不能很好的达成。
2、提高低年级学生写字平时的对策。
2.1 练字要严格要求。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教师也可以把写字姿势编成写字操——两手平伸,托住两腮,左手放下,右手握笔。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提醒与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 把握好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而这些学生并不能直观地去感受,所以要指导学生掌握结构的穿插、大小。可用画图使学生了解,这样,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也会渐渐把握好字的间架结构。所以在教学上学生对字的把握也好把握了许多。
2.3 把握时机。
要“当堂”就得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指导、书写时间。教材中每一课要求写的字有多有少,多的可以平均分配在两课时中,每一课时都用一定时间指导书写几个字;少的就可以安排在一课时中,根据教材情况,可以有所变化。为了能让写字教学在课堂内落实到位,什么时候书写既能做到有效而且又能得到很好的指导呢?例如:
有的字在课题中出现,如《笋芽儿》中的“笋芽”两字,就直接在出示课题时,通过为“笋芽儿”写张漂亮的名片,指导学生书写。
有些字引领课文主线,如《恐龙的灭绝》中要书写的“谜”字,恐龙的灭绝是个“谜”,课文中怎样解答这个“谜”,这个“谜”还需要我们去探索……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谜”,同时围绕“谜”展开阅读教学,学生的印象深,写字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2.4 善于表扬鼓励。
小学生好表现,爱表扬。评字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写得好的字或笔画,鼓励学生点滴的进步,用放大镜去看待学生的闪光点。除了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也可以生生互评、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对练习写字充满了喜爱,张扬了个性,使本来丰富多彩的个性进一步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写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而可见,写字教学不可轻视,尤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低年级语文老师真的是任重道远啊!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再隋等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辅导语文出版社.2001
[3] 郭兰.浅议教师在写字教学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199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