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1126 日期:2024-03-18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一、为何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2、数学教学改革很重视数学应用,加强应用意识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数学的应用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3、高考的重视应用意识和能力培训。从考试角度上说,近年应用题在高考试题中又出现加大考查力度,重在考查能力的趋势,应用题的教学更加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4、时代的需要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去我们的高中课程内容陈旧,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站在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的角度讨论高中的应用题,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的认识,更自觉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强调数学的应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差是什么原因呢?
  1、不重视数学价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是由于历史的影响,教师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过份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这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比如许多学生就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逻辑证明和计算,”甚至认为“数学只是一个考试科目。”
  2、没有培养用数学的意识,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我国旧的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由以在体系结构上追求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型教材”占多数。这对实施数学应用教育是极其不利的,这是造成学生缺乏、甚至是逐渐丧失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
  3、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数学课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的建模是关键。我们面对的是学生,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阅历有限,对应用问题的背景不熟,难以从中构建出数学模型,阻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呢?
  1、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教师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2、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应当成为数学应用教学目的中的“重中之重。”
  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尤其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数学应用问题设计成探索和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这样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和程序来设计教学过程,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益。(2)可改造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我们可以改造课本上一些常规性题目,打破模式化,使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
  总之,知识应用素质的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份,应用型问题有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多视角的横向联系,多层次的能力要求,其多功能的教育价值早已是众所公认的事实,它已成为学生观察了解社会、认识评价社会的一个窗口。
  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中学生素质训练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进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