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一、明确诵读任务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阶段性很强,每一阶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单就诵读这一方面来说,教师首先应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明确初中三年诵读训练应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然后再紧扣每册教材的内容确定每个学期的诵读目标。每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应对本册的熟读、背诵任务作具体交待,让学生明确全册书中哪些篇目应熟读、精读,哪些篇目应全文背诵,还有哪些篇目中的精彩语段须熟读成诵。这样,学生对全学期的诵读任务了然于胸,早有心理准备,平时也可合理安排一些时间预先熟悉内容,以便到时能从容应对。
二、精选诵读内容
课本要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学生诵读的内容,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文章,或形象生动,动人心弦的文章,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注意从整体上体味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领悟运用规律,放宽眼界,最终解决学生诵读的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问题。
三、加强诵读示范
加强教师的诵读示范,强化诵读的指导和督促。聆听出色的诵读,犹如听一首优美的歌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诵读基本功,有熟练的朗读技巧,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教师的诵读示范对学生影响很大。
声情并茂的诵读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诵读的欲望。从这个角度入手,解决在诵读教学中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系统有序,不合乎教学规律的问题。
四、激发诵读兴趣
不少学生认为熟读、背诵课文是一件苦差事,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每当需要完成背诵任务时,许多同学叫苦连天,讨价还价,平时能拖则拖,临到检查,抱着书本背得昏天黑地,真可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虽然短时间内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时间一长便忘得一干二净,久而久之,学生厌恶背诵的情绪越来越浓,有时甚至会导致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读、乐意去背。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的重要性,知道诵读是帮助理解课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还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背书的故事来激发他们诵读的欲望。如:蔡文姬背古籍,使四百多篇古籍得以保存到现在;韩愈幼时家境贫寒,却“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终于“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举行诗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分组背、接力背等来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五、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向生活学习语文
目前语文学习提倡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的外延涉及到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听歌曲、赏音乐,甚至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标语广告都包括在内,我们提倡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汉语,多读、多记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通过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并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养成用规范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语文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看电视散文。欣赏优美散文的经典片段、优秀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感悟诵读的魅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教学,无论是对促进语文教学,还是推广普通话,或是推动素质教育,都大有裨益。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