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 作文兴趣的培养
如何解决小学生的作文难呢?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有效地作文训练,进而调动了学生作文的自觉性,作文教学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根据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不同特征做到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一些学生常说:"老师一命题,我就挠头皮。心里空荡荡,咋会写文章。"。这就是学生作文最常见的困难"没得写",学生自然也没有写作的欲望。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才不会感到言之无物、索然无味。
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内容,才有写作信心,进而写作兴趣才能真正被激发起来。
二、学会观察,培养兴趣
小学生作文时会遇到对眼前的景物很熟悉,却不知怎样去描述,常感到言之无序,内容空洞。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到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及时令变化、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记录下来。同时,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随时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观察习惯养成了,词语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可信手拈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搜集材料,增强兴趣
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搜集、积累写作材料。小学生接触到的文章只有课文,对其他书籍接触较少,尤其我们农村的学生,阅读范围狭窄、课外知识贫乏,由此造成写作视野狭窄,常感到"胸无点墨,腹中空空"。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多渠道地去丰富作文的写作材料。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的人、情、事,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走进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只有多渠道的丰富作文的写作材料,并逐步应用到作文之中,时间一长,学生自己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词可用,从而也就有效地增强了写作兴趣。
四、随心所欲,提高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命题-讲解-作文",学生虽然有了作文材料,可仍感到无话可写,在心理形成了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作文兴趣淡漠。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深化对有关情景材料的认识,提高作文选择和立意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自由命题,自由选材,随心所欲,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写出富有个性的真性情,如此生动、自然的表达,必然有力地提高了写作兴趣。
总之,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只要我们能以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让学生变被动写为主动写,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真正达到了快乐教学,快乐作文的目的,学生也将视作文为乐趣!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