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字游戏。因此,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教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的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数学学意识。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我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常见的物品图形中引入新课,出示了剪刀、书本、钟盘……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中隐藏着什么图形?学生回答:三角形。我在让学生观察的同时把生活中的原形抽象成了数学概念,这样入课非常符合低年级认识规律,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角的情境中,为讲授新课打下了基础。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1、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对比,提出数学问题。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源于生活,也必须根植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出发来学习和掌握数学。如我在教学体积单位时,讲1立方米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先让学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个指节大小。下一步,我让学生用食指的第一指节来跟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比较,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
2、创设生活情境,再现数学问题。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能够所理解和亲身经历,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本质。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
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人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比如,2008年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正好第28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前一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如“前两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28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夺得的金牌数占4/7,女运动员夺得金牌多少枚?”另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预测:今年中国能夺得多少枚金牌?朱某学生说“32枚。”黄某学生说:“比上届多4枚。”于某学生说:“能夺得本届金牌总数的1/15”。于是我就问:“要知道黄某学生预测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要知道于某学生预测多少枚,你认为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归宿。人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想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 ,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过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