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机制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成长记录袋 评价机制
一、中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它束缚学生手脚,抑制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某特级语文教师给他的学生作了如下调查:
1、 你喜欢阅读课外书吗?喜欢哪一种类的文学作品?你周围流行哪一类的书籍?
2、你阅读过哪些名著?是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
3、 课外阅读的时间怎么安排?会不会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影响?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
(一)经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选择喜欢的占80%;占15%;不喜欢的有6人,占5%。这个结果大致上反映了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的。
(二)关于名著的阅读。
现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占98%;其次,是《三国演义》,占81%,是《水浒》和《红楼梦》,分别是69%和30%。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只有二三个同学间或阅读过《基度山伯爵》、《简.爱》和《堂吉诃德》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
(三)阅读的时间安排
大多数学生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并且学生都认为对所学课程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怎样才能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定期考察,以便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一开始的强迫阅读能转换成从兴趣出发的自主阅读,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二、目前中学中采用的有效的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
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一般包含以下要件:
①学生自主制定的课外阅读计划和实施情况对照表;
②阶段性课外阅读日志、随感等(包括规定性阅读和自主选择性阅读) ;
③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清单;
④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精彩语短段落摘抄本;
⑤散文诗歌等文学类作品朗读录音;
⑥阶段性课堂师生评价录音;
⑦课外阅读习作作品及教师评价;
在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应注意个性差异,特别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施实实在在的发展,因此,在一个阅读阶段结束后,还应对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进行评价。这是目前中学中存在的较为有效和全面的检测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方法之一
三、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形成
那么有哪些具体方法可以实施呢?在笔者看来,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从阅读内容上划分,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趣味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一)在初级阶段,延伸性阅读教学应侧重向学生易于接受的文章延伸,同时辅之以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逐步使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以后的阅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阅读兴趣。
(二)中级阶段。在实现初级阶段的目标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思想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向适量的“名家名篇”,科幻小说和少年科技丛书延伸,教会学生选择作品。在这个阶段,要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摘录习惯,让学生将阅读到的有益内容摘录起来,并对所摘录的内容写上摘录的原因—简评。摘录简评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作品展示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也就是进行个性化阅读。这时候,学生已经不依赖老师,可以进行作品选择和鉴赏。不强制限制学生只读某方面的书,尊重学生个性。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无形的信任机制及沟通机制。
四、课外阅读评价的类型
(一)重视学生阅读的行程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
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吸收,不断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它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二)呵护学生的阅读感受,实施宽容性评价。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素养的不同,往往会对一个阅读材料形成不同的理解,有着较强的个人主观主义色彩,会产生见仁见智的结果。对于这种认识,我们应当采取包容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放学生的阅读空间,实施延迟性评价。
评价学生和阅读能力的高低,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进行。因为学生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会受到自己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比较新的见解是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段,过早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会遏制学生思维的火花。
(四)尊重学生阅读个体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文化环境、认识水平、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同一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衡量,只能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五)强调主体参与,实施多元化评价。
新课标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假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评价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全面有序的进行下去。
[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庆国:《教育评价学概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3]蒋建洲:《中小学教育评价》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4]田一(日):《教育评价》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