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阅读主动性, 提高阅读实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8261 日期:2024-02-20 来源:论文网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不是要求他们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创造出新的“产品”,主要是指他们观念上的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创新进程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阅读兴趣,是指进行阅读时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维系注意力,增加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
  1.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实现了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的可能,为学生架起通向理性认识的桥梁。合理使用多媒体,可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内心的体验,进入具体的情境,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享受文、图、声、像多样光景的赏读意趣。
  2.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阅读兴趣。
  每学一篇课文,我总是尽可能的向学生推介相关的课外书,让他们去阅读。比如: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一文时,我先布置他们观看相关的电视剧。上课时,找出精彩片段播放,找同学们自由复述,听着他们滔滔不绝的演说,和激烈的争论,我适时的引进了课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心理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创新兴趣。
  3.结合读书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一种习惯”,但关键是第一次。有了第一次成功,才会使成功成为习惯。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成功,并充分肯定学生阅读的成功。比如,掌握了一个字词、学会了一种写法,懂得了一个道理,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都是阅读成功的表现,教师应给予表扬,在日常教学中,我借助组织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1)读书笔记展评。
  读书笔记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板报设计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周,我班都要做一次读书笔记展评,评价的标准主要有3方面:1、内容丰富;2、设计精美;3、笔记方法多样(读后感、摘录好词佳句、仿写文章、查阅相关资料)。评选时,先小组内展评,之后推选代表参加班级读书笔记展评,最后,评出5份最优笔记,并在读书光荣榜上加一颗星。通过该活动,学生的读书笔记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熟。
  (2)读书演讲比赛。
  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或读书收获以演讲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年来,我在班内组织了几次大型的演讲比赛,分别围绕着“读书伴我成长”“我爱读报美文朗诵”“读书方法交流”《古诗朗诵比赛》等主题进行,每次先在班内经过激烈的角逐后,推选优秀的选手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此活动,使一批具有演讲才能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读课外书时,运用读书方法较单一,关键还是课堂上没有学到足够多的读书方法。由此,一年来,我利用讲读课和阅读指导课,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逐渐提高阅读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重点词句感悟法。
  即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从中感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丰碑》一课时,我紧紧抓住一句话“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让同学们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找原因。有的说:“因为有舍己为人的军需长。”“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这样顺理成章的引导,使学生对军需处长形态描写的自然段细细品味,体会中,自然对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感受至深;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仅让学生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出了军需处长的伟大,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传授,一种阅读习惯的养成。
  2.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是成功的开始。”如果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就达到了“自能读书”的目的。由此,在课堂上,我尽可能的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我在执教小学语文第九册《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引领同学们对课题进行质疑,许多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如:大瀑布指的是哪个大瀑布?大瀑布的葬礼是谁主持的?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而这都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结果学生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深化了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重演……
  3.精读——略读相结合。
  即告诉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读书材料,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有利于提高自己阅读、写作能力的部分,进行精读、做批注,并摘录好词佳句,甚至可以反复诵读,而对于没有多少意义的内容,则可以略读或浏览。
  4.批注法。
  即引导学生在自己读的文章旁边,针对感兴趣的内容,在文章上用波浪线或其他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观点、感受和体会。
  5.背诵积累四法。
  背诵积累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我与学生总结了四种背诵积累的方法。1.相关链接;2.避免干扰;3.画面联想;4.对比识记。而这为学生大量积累语文素材提供了必要的可借鉴的渠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是无所不在的。教师要做有心人,只要我们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人人“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境界,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片沃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