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巧用计算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 语文 高效课堂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目前,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整个国际社会已进入了到一个知识竞争、能力竞争的时代。教育亦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在课堂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所以,广大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巧用计算机,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立体、高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计算机导入新课,带学生快速进入主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用计算机,可以为新授课设计很多生动活泼又不失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高效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一课时,利用计算机所呈现的逼真的画面来显示白雪皑皑的世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描述眼前的景象,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并趁热打铁,让学生伴随着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诗词,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奇妙效果。
再如讲解《孔雀东南飞》之前,先放上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那哀怨缠绵的曲调、如泣如诉的旋律,能深深地打动学生,使他们沉浸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和怜惜之中;而在平静深沉的旋律中显示出来的主人公的坚强不屈,又能使学生在感动之中再增几分敬意。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再去引入本课,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涨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那么对课文的印象就要深刻得多。
二、巧用计算机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主题思想。在我们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的场景让我们陶醉,这些场景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优厚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利用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把这些场景用多媒体的形式描绘和渲染出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情境之中,与作品里的人物同甘苦、共命运,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在讲解《海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带有与课文场景相似的视频图像,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悟、体会课文中海燕的形象,从而理解海燕身上所代表的那种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结合一段朗诵录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精神情感,还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创设教学情境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而不要刻意地只是停留在某一个教学环节,这样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兴奋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一个兴奋点引导到另一个兴奋点,这样的教学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巧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我们知道,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把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一些抽象的、枯燥的内容以生动、具体、直观的形式再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感知表象,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有利的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因为它们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活色添香、妙趣无穷。
比如,结合不同的课文类型,可以选用几张图片、播放几段音乐或剪辑几段视频,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瞬间产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依据感官材料更好地去体会文章内容,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求知的天空中翱翔。
四、巧用计算机做好收尾工作,激起学生更大的思维兴趣和想象空间
在课堂结束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个有利的平台,努力做好课堂的点睛之笔。如对本节内容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由于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生动再现了本节教学内容的全貌,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丰富的表象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事半功倍。例如,在《端午的鸭蛋》一课结束时,我会再强调一下这篇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而后简单介绍一下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另外,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课下去思考、去探索。
总之,在我国当前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式下,我们必须通过十倍、百倍的努力,去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合理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对我们语文老师是一种能力的考验和提升。我们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切切实实地做一些突破;既要继承传统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又要对我们的教育活动做一些创新;既要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多媒体计算机整合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计算机时我们不要滥用,要用得恰到好处。适时、适量、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充分发挥其优势,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