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854 日期:2024-02-17 来源:论文网
一、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跟着一个语文素养较高的教师,即使不上课,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讲故事比赛、一次习作竞赛、一次知识竞赛,只要教师加以指导,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更别说教师教学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了,它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急功近利的直接死记硬背效果更好。教师素质高,不仅能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示范,且能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学程序井然有序。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较多,有认识生字词、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教学中一定要井然有序,否则教学混乱不说,学生也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对于重要的、学生难懂的、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强化练习。
  2.提问要围绕文章中心。
  文章的写作是围绕中心的,那么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应如此。教师在备课中就要提前做好设计,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不浪费教学时间。
  3.教师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要简短、明了、易懂。学生年龄小,积累的词汇少,理解能力不强,教师要使用学生易懂、易理解的词语进行提问,这样便于教学由难化简,提高教学效率。
  (2)针对中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可以稍加丰富。中年级学生在这个时候已经积累了一些词汇,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教师的语言要多用学过的词语,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可以理解的词语。
  (3)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要丰富多彩。高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强,丰富多彩的语言能带给学生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教师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使课堂教学教之有效,教师就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自己设计和制作的课件,更能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5.指导朗读不是重复,要层层推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朗读不是重复,要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得到提高,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1)语文课堂中就是要学好一篇篇课文。学好一篇篇课文的基础就是解决好字词。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卡片抽读、去掉拼音读、打乱顺序读等。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有些关键词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3)多种形式的读。包括全班读、小组读、男女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
  6.学生分层教学。
  教学中要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学习好的学生,他的能力也较强,对这类学生可以提高对知识运用的要求。学习吃力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弱,对这类学生,只要他们能完成作业就要及时给予鼓励。
  7.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作业布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有效性程度的方法。但是对于作业是否完成、完成好坏的处理教师容易忽略。作业检查是必须要做,也是简单而又难以持之以恒的教学任务。一个学生如果连抄写听写都没有完成,特别是一年级刚刚起步的学生,字词都不认识,更别说去理解感悟文章的中心了,教学的有效性更谈不上。因此,作业布置后的检查尤其重要,只有先完成了作业,才能有效教学。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复习、练习。
  这三个“习”,是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做到的。看似简单,其实学生难以做到。学生常常不预习就上课:不读课文、不查资料;不复习:学了就学了,学完就抛到脑后,不去听写词语;不练习:作业完不成,不能学以致用。学生只有养成了预习、复习、练习的习惯,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上课认真听课。
  一堂课上常常看见学生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论教师教还是同学说,都没有认真听。课下教师花大量时间听写,可是教学成效不高。教师教得无一点空闲,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对学习没有兴趣。
  3.多读课外书。
  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教会的过程,而课外是一个运用加强的平台,在一次次的运用后,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愉悦性得到体现。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只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学有所得,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