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录音是一种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心潮会随着作者的情感激流而澎湃,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会被邱少云那种严守钢铁般的纪律和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投影教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影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由静变动,生动悟意。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如教学《燕子》时,第三段中讲道“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放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很好地展现了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自难达到,重点依然在,难点亦未克。
3、演绎成趣,融生达情。所谓“演绎”就是将合适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参与表演,把课堂当成剧场,让学生当演员,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突破课文的重点。但要想使学生进入角色、演得成功,还需教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创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将此文改编成课本剧,利用成套教学幻灯片,将幻灯片的画面逐幅映现在屏幕上。在一幅幅引入入胜的画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角色配音表演,将小蝌蚪、鲤鱼、乌龟特别是青蛙的神态、动作、语言一一展示,非常出色,将小蝌蚪的成虫过程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课本剧表演,既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享受,从而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 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特点,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小学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练,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