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231 日期:2024-02-12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辩证处理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对个性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使新课程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正确处理好课程目标与个性化阅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文本意义与个性化阅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言语形式与个性化阅读的关系。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要根据课程目标,要尊重文本意义,要关注言语形式和正确对待误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有效指导
  初中语文教学中两大难点及重点当属写作与阅读,历来在语文考试中被受关注,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主干与核心.教师通过落实课内教学并按照阅读教学的需要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量,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经验去判断学生可能出现阅读误区,并正确有效率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从而达到真正地提高其语文水平。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致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策略,在教学中就忽略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而一味地引导体验而忽略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由此引来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些诟病。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辩证处理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对个性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使新课程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一、课程目标与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实现课程目标,包括个性化阅读的目标,就要受课程目标的制约,从目标出发,为实现目标服务。
  首先,必须受到总目标的制约。总目标中的工具性目标是,要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以及初步理解、鉴赏作品。个性化阅读,必须有利总目标的实现。
  其次,个性化阅读要受学段目标的制约。在教学中即要防止不到位也要防止越位的情况。第一学段的阅读,主要是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的学习要求上不作具体要求。第二学段,在发展阅读兴趣的同时,对阅读方法的学习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词句的学习,要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求能学习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第三学段,则要求在学习与运用阅读方法中享受阅读兴趣,并强调言语形式的学习,。第一学段的“个性化阅读”指导,要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内容去感受;第二学段,则要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第三学段,个性化的阅读,则必须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从言语形式入手,体验与思考言语内容。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文本意义与个性化阅读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文本意义的模糊与蕴藏之深莫如朦胧诗,读者也是把读懂其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目标和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阅读朦胧诗,不管融入多少个人的经验,还是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去理解文本的意义的。新课标的修改稿中,加入“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大有深意的,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要以文本为本,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本。在指导学生钻研文本的过程中,如何指导个性化阅读呢?
  1、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引导
  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共性特点;但同龄儿童的思维特点,又是有差别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如,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在于对全文的多遍的阅读;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指导,既要有几次的从整体上的把握,也要有一部分一部分的或针对重点部分的阅读指导。强调整体感知,忽略一部分一部分或重点部分的学习,是对侧重分析思维的同学的学习方式的不尊重。又比如兴趣的激发,有的同学的认知是情感型的,情感的激发能很快使其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有的同学是理智型的,知识的吸引能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因此,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激发情感,对理智型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根据文本特点,综合运用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交叉运用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和引发知识经验的策略,是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2、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指导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同,知识背景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由于个性特点、家庭与社会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有个体的特点。老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言语形式与个性化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言语形式更重要。在学校教育中,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内容,掌握了内容也就掌握了这门学科。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进行言语训练,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掌握内容是为 学习 如何运用言语形式服务的,因此需要立足于言语形式,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进程。阅读教学,最主要目的是学会阅读,即学会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概括的表达,也有细节的描写;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有曲折的表达;有按顺序写来,也有倒叙插叙的峰回路转;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人比黄花瘦”的清新婉约,......即使是同一主题,言语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
  总之 ,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要根据课程目标,要尊重文本意义,要关注言语形式和正确对待误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