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式 注重实效——对农村中学数学集体备课方式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6829 日期:2024-02-08 来源:论文网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正是一种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集体备课活动的效率不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呢?
  一、分析集体备课的现状是基础:引起反思
  一是“集”而不“备”。集体备课的前提是分工备课,这样做的确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这样一来,每位课任教师仅仅是备分工的内容一小部分,大多是依据现成的教案,简单应付,草草了事,实用性不强,备课的质量及其教学设计也就大打折扣。
  二是“集”而不“研”。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只是以个人分工备课为蓝本,只是在原教案上圈圈画画,大同小异,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形式主义,没有从教学的深层次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没有从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的重建。
  三是“集”而不“论”。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是讨论交流,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集而不论的现象。教研组长一言堂,一人说众人记,只检查而修改教案;集体讨论同样存在着一言堂的局面,只是教研组长在讲,其他的老师在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没有跳出应付检查的怪圈。
  二、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实践探索
  首先明确集体备课是什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需要教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运用教师的智慧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因此,备课,尤其是集体备课,是至关重要的,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让老师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其次指明集体备课备什么。我们不能把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我们更不能使我们的教学走进一个程序化的模式中。为此,我们应共同探讨有关集体备课的问题: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1)备教学理念。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
  (2)备教学内容。
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师可以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引进补充教材资源,也可以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对教材重新设计。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备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组织一次教育活动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言,集体备课时,应充分讨论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
  (4)备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它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集体备课时,我们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教育活动的“自由”度要把握好。
  最后确定集体备课怎样备。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集体备课已成为促进课堂高效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基于课堂的集体备课更以崭新的面貌、多变的形式成为新课程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
  (1)主备试教。主备试教为深入研讨提供了平台。“教什么”、“怎么教”,一个关乎价值追求,一个关乎教学效率,集体备课必须兼顾两者。但是,由于受时间限制,不少备课组集体研讨时常常会顾此失彼、浮光掠影,而主备试教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这样的难题。因为主备试教课题既呈现了“教什么”又展示了“怎么教”,因而主备试教课总能使集体研讨从一开始就形成“教什么”、“怎么教”两个层面的深入探讨,甚至激烈交锋,研讨不再是隔靴搔痒;也使老师们在讨论其他课时教学设计时,都会把“教什么”、“怎么教”整合起来进行深入研讨,从而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集体备课模式能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它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有: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比较来选择更好的授课方式、选择更好的教学素材、促进教师的发展等。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安排,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课程资源组合,形成各显风采、各具特色教学案例,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素材。这种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仅对教者并且对参与教师群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显著作用。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自觉地、全身心地钻研教材、教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下真功夫备好每一节课,下大功夫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和过程,必然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