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 “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 生活 观察 再现 体验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而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同时,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互相交融,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用生活化的手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理解文本
教师若想使抽象的语文问题具体化,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联系本地所具有的广阔天地的乡土优势及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考虑如何有效地采用直观手段,如利用实物演示、游戏来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或直接带学生走入生活,创设语文课堂的生活情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我得知学校旁边有一农户家墙上也有爬山虎这一信息,组织学生回家查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并开展实践活动去观察爬山虎。通过查阅资料,学生掌握了爬山虎适应性强、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等一些基本的信息。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学习内容。在教学三年级课文《燕子》一文前,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燕子是什么季节出现的?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哪些活动情况?精心指导学生能抓住特点去观察。再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态公园的荷花池,领略荷花盛开的美景。教《火烧云》一文时就指导学生观察傍晚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猫”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了解猫特点的同学却不多,我在教《猫》一文时,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有关猫的点点滴滴,使他们做到脑中有猫、心中有猫。
然后在课余生活中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猫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猫的性情、脾气等,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 以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再现生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时借助于情景化的表演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读熟课文之后分角色表演,通过扮演时把握巨人说话的语气、心理活动等来把课本剧演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表演的快乐和“快乐要与大家分享”这个道理。在教学《陶罐与铁罐》时,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陶罐和铁罐排练课本剧。通过生动鲜活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手段、方法与过程。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概括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言语实践活动在课堂中如何变单纯的问问答答为其他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生活化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好学情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研究出用生活化的方式来学语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 在语文化的生活中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通过生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要帮助学生沟通语文思维与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开展“生活——语文课堂——生活”实践,用语言来思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语文、体验语文、研究语文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我在教完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后,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的特产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八集小花生、云渡桃雕、柿子、苹果等特产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采用体验生活的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加深了感受,又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实施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能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元素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