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让数学课堂焕发绚丽的色彩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6057 日期:2024-02-02 来源:论文网
新课改的号角已响彻神州大地,各种教改理论令人震耳欲馈,然而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却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老师以创新的形式编制导学案,让学生以创新的形式自主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师生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让创新教育走进课堂,创新教育让整个数学课堂焕发出绚丽的色彩。现将我的具体做法归纳如下,供同仁斧正。
  一、更新观念,让创新意识滋润师生的心灵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轻松环境下,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二、创新备课,让学生在新颖的导学案中自主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唤起学生学习数学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在备课设计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学案。如七年级下《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的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抢“30”的游戏。这个游戏在两个人之间完成,规则如下:第一个人先说“1”或“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说到30为止,谁先抢到30,谁就获胜。谁来和老师比一比?此例中,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
  2、保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就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保留自己的空间。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诀”?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大家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学生从中得到乐趣的同时,自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创新点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展示自己
  著名特级教师张思明说:“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的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

  如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认真预习,然后在上课之前将预习中的问题“想一想”、“填一填”、“拼一拼”、“讲一讲”、“议一议”、“猜一猜,证一证”、“议一议,练一练”等七个大块全部满满地呈现在三块可移动的大黑板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六组,先就预习内容进行组内交流(组内“交”),然后每组派出代表上黑板演示或回答问题(在全班面前“交”)。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第一组负责“想一想”和“填一填”,任务是列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认识平行四边形中的对边、对角、邻角、对角线等概念。
  第二组负责“拼一拼”,任务是用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板拼出尽可能多的平行四边形,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义说明它们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组负责“议一议”和“猜一猜,证一证”,任务是在第二组所拼出的平行四边形中,找出边角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和邻角互补”的性质。
  第四组负责“议一议,练一练”中的简单计算题1、2、3, 任务是利用性质作简单的边角运算。
  第五组负责“练一练”中的4、5两题,任务是利用性质完成稍难一些的计算题。
  第六组负责“练一练”中的6,7两题,任务是利用性质解决证明题。
  可以说,从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从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元素及性质再到利用性质解决计算、证明问题,学生在一步步的预习交流展示和教师适度引导中自我建构着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框架,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操作实验、练习,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和驾驭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其亲身经历获取的知识也不易遗忘,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对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和创新思维的逐步形成都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往往不时会有老师无法预设的灵感火花闪现。
  如老师布置的“练一练”中有这样一道题目:□ABCD的周长为8cm,△ABC周长为7cm,则AC=______。常规的思路是,由□ABCD的周长得出两相邻边之和——AB+BC=4cm,然后由△ABC周长7cm减去4cm得AC=3cm,但学生中却出现了2C△ABC-C□ABCD=2AC的解法,令人欣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
  四、善于反思,让课堂的不足成为创新的起点
  每节课上完后,教师的心却很不平静,课堂上的得失很明确地呈现在自己的脑海,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反思。反思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反省,能够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反思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在创新中指导学生学习,会使教师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总之,创新教育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只有在创新中我们才能教法新颖、因材施教,用崭新的课堂设计、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创新教育为高效数学课堂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