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一、 评价方法科学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教师拥有评价的“专利”。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师生双向活动,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注意:1.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因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先天素质等方面各不相同,如果我们离开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则会事倍功半。2.语言中肯,感情真挚。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具有可信度。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不能是一味地夸奖,要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语言的陈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选择恰当时机,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同伴互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评价过程及时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善于及时捕捉这些信息,通过巧妙的评价来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1.善用鼓励,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记得一位教研组长曾说过:“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如果数学教师想让自己的课堂趣味盎然,则需找准时机,及时发现且随时评价。
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当我引领全班同学在探究“圆内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相等”一个问题时,王彦林同学举手补充说:“老师,我认为应该是在同一个圆内或是在圆相等时,才有这种特征,如果圆不相同,直径和半径是无法谈论长短的”。听了这句话,我立即表扬:“咱们班王彦林同学在探究数学知识方面是最严谨的!学习数学就需要有这种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简单的一句及时评价,让他在这节课的学习非常努力,使他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孩子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激情,原因就在于老师对他的一句及时性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所以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论学生的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2.延时评价,还学生个性思考的空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 例如在教学“数学与生活”中的 ‘排列与组合’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探究组合方式。在随后的学生登台展示交流一环节中,我发现其中的一个小组的答案有问题,便随机创设“30秒钟小诊断”活动,让小组的同学先自己检查,再互相检查,“问题小组”在检查中发现了错误,并及时上台纠正,同学们将鼓励的掌声送给他们。教师通过巧妙的、不动声色地延时评价,为学生提供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不但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使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以获得更多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只有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学评价中,才能促进数学教学。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用“赏识”圈点孩子的骄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