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阅读天窗 感受知识魅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743 日期:2024-01-21 来源:论文网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必要性,指出近年来中小学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主要形式和做好青少年读者阅读指导的对策,最后阐述了开设阅读指导课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思考
  
  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之一是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规定,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
  一、什么是阅读指导课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中小学开展阅读指导课,较早的当属江苏省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大概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内容首先是图书馆功能、借阅方法、借阅规则等图书馆养成教育;其次是介绍和推荐馆藏“好书”及适合男女初中生读的期刊;其三是介绍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和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其余一半以上时间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图书馆的书刊,另外,学生每学期做一次阅读课小结或填写问卷调查,这种探究式的课程得到了师生的欢迎。新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颁布,研究性学习导向比较明显,促使以利用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目前国内对阅读指导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阅读指导课,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老师介入指导,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知识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并对写作训练有一定促进的一种课堂模式。
  二、中小学开设阅读指导课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阅读题材的汲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学业知识的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小学开设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指定优秀经典读物,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中小学的阅读指导课,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阅读指导课的形式
  最近几年来,各省市教学仪器站连续推出优秀阅读指导课案例的评选活动,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教师讲授阅读指导课的水平。开设阅读指导课也不再是图书馆员的专利,而是扩展到中、小学图书管理教师及各科教师。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以图书馆及图书馆馆藏文献为平台,以学科教师为主导的“放羊式”阅读指导课。一般是学科老师申请,由教学处批准到图书馆上阅读课,内容以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学科小论文为主。这是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原创”方式,图书馆馆舍和文献信息的利用,使师生逐步认识到图书馆“第二课堂”在新课改中的作用,为阅读指导课形式的逐步升级奠定了基础。
  2.以图书馆文献利用知识为主的阅读指导课是图书馆人的首选形式。每学年初始,图书馆老师都会以专题讲座或播放光盘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对学生普及图书馆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自修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读者到馆率和图书馆规范化管理水平。
  3.组织各种载体的馆藏文献,配合并参与为研究性学习服务的阅读指导课,这种授课方式在中小学使用得不是很多。这种阅读指导课是由学科老师作“导演”,提出课题和研究方向;图书馆老师为“剧务”,指导并带领读者搜寻和使用各种素材的“道具”,以保证整台“戏剧”的效果。因此,图书馆员在熟悉教材,熟悉课改并具有一定学科知识的前提下,为某些研究性课题预先准备和提供大量自己搜集并整理过的内涵深、外延广的书刊、光盘和数字信息,并恰如其分地把图书馆知识、文献检索技能都隐含在这些服务里。
  图书馆的初级服务是借借还还;中级服务是文献利用指导;高级服务是参考咨询。图书馆与学科老师合作,共同开发以馆藏文献参考咨询服务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把自己的特色服务融入到新课程教材改革中去,使图书馆文献,图书馆员的服务成为学校课改和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来提高图书馆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归纳以上阅读指导课三种形式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图书馆的阅读指导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讲授图书馆应用知识,图情教育,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能力,文学作品、文献资料及影视作品欣赏等。从历年授课案例分析来看,文学作品欣赏类的居多,授课教师以语文老师为主。
  四、怎样才能上好阅读指导课
  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一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因此我们上课的目的,应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读几本书,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态度,使他们明白,看这些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并通过阅读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为此,在上阅读指导课时,教师要先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籍?然后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白,我们要从书中读些什么,吸取些什么,使他们有正确的阅读目的,了解阅读的意义。
  第二,教学内容不宜定得太深。我们教学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因此,我们不必很系统地一个专题一个地去讲,更没必要让他们学习那些抽象深奥的理论。我们最好先向学生推荐那些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较强的作品由浅开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推荐散文小品,我总是先从刘墉、三毛等人的作品开始。他(她)们的文字,言文甚浅,却又绝不低俗,适合学生的口味。等他们读进去后,再因势利导,推荐一些层次深些的作品,如余秋雨文化大散文,周国平的哲理性散文和毕淑敏的心理散文。
  第三,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保持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些优秀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可以用课堂朗读的方式,有时让学生读,有时由老师读。上诗歌课,多让学生听优秀的朗读卡带,更有欣赏韵味。长篇小说,如果可以,则让学生看改编的电影,效果更好。如大仲马的《巴黎圣母院》,原著中有太多关于建筑、宗教、神秘主义等内容,一般人难以卒读。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不仅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故事情节,更突出了主人公对美不渝的爱这一主线,能使学生在了解原著内容的同时,感受其悲剧美的震撼。当然,无论我们让学生听了看了什么作品都不应忘了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讨论一下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触,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上阅读指导课,我们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由浅入深,以培养兴趣为目的,使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另外,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还应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利用各地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构建适合自己学校的图书馆阅读课的形式。
  五、上好阅读指导课对图书馆员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阅读指导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展示图书馆人的职业特点和个人才华;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工作者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图书馆员最重要的资质是:爱图书、爱阅读、爱学生。图书馆员要热爱读书,善于学习,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学识渊博,知识结构合理,要勤奋创新,具有甘为人梯的服务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忱,做博古通今的参考咨询员,熟悉馆藏的“活字典”“授人渔”的大家,才能在阅读指导工作中不断创新。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正和.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DB/OL].(2004-07-14)[2008-03-03].春晖图书馆信息网.
  [2]申瑞琼.怎样上好阅读指导课[DB/OL].(2006-10-08)[2010-03-12].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3]曾燕彬.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DB/OL].(2007-01-
  14)[2010-03-12].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