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336 日期:2024-01-18 来源:论文网

试论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试论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文摘要:我国大陆地区已出台了一些有关校园伤害事故的办法及规定,为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但在如何预防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提高运动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理论研究却较为少见,但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完善。文章旨在对我国台湾地区如何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及提高运动安全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为我国大陆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运动安全;台湾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活动的日益丰富,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由于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等硬件设施的缺乏或陈旧,以及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专业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我国大陆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次数和程度呈上升趋势,不仅给正值花季的学生带来了惨痛的经历,也给学校体育工作蒙上了沉重的阴影。某些学校采取盲目而且消极的措施来防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比如:缩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时间,拆除部分体育设施,禁止学生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取消有难度、有危险的体育项目等。学校这种“自我保护”的短视行为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并严重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已开始就如何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和提高运动安全方面进行研究,并逐步出台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法规和办法。
  1台湾地区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内容
  为了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和提高运动安全,我国台湾地区相关部门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制定《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和发放《运动安全问卷》。
  1.1制定《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
  体适能(iftness)是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指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状况的好坏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提出“提升学生体适能中程计划”,简称“体适能333计划”,即每周至少运动3天,每次约30min,每次心跳率约每分钟130次;养成运动保健或体适能的良好态度、认知及行为;学生、家长和教师一起参与和支持。为了体适能检测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专门制定了《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提出了在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三个环节里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检测前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熟悉运动伤害的处理程序。迅速查看病情,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伤害严重时,迅速寻求校内健康中心(保健室)医护人员协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召唤救护车或替代车送医;医护人员尚未到达前,如状况紧急,应当机立断,先行送医;请校内医护人员或同学共同前往照料;通知家长、体育主任、训导处及校长,重大意外伤亡时,应报教育行政主管机关;自填离校最近两所医院的资料,包括医院的名称、电话和地址,以及学校健康中心(保健室)的电话,以备急需;熟练掌握紧急处理流程图的步骤。(2)检测前先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有心脏病、心率不整、高血压、气喘、癫痫、胸痛、怀孕、关节炎、腰痛、头昏、身体虚弱者,对不适合做体适能检测者,千万不能强迫其测验。(3)检查场地、设备是否安全,例如跑道有无障碍、坑洞、湿滑或危险物品等,立定跳远场地是否太滑、太硬等。(4)检测时,如天气太过炎热,可以延期再测。(5)检测前务必做热身运动。(6)各项检测可以让学生先练习。(7)提醒学生,800m或1600m跑只要尽自己的能力即可,切忌勉强,万一不能持续跑时,可以改用快走的方式进行。800m和1600m跑,安排在最后一项测验。(8)告知学生体适能检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适能状况,与体育成绩无关,以免学生为了成绩而发生意外。(9)告知学生,检测时不要与同学互相竞争或比赛,以免发生意外。(10)若学生主动提出不能参与检测,老师应完全接受学生的意见。
  在检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老师务必亲自在场指导学生测验。(2)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跑步状况,如有发现情况不对,无法持续检测者,应请其休息,不能勉强学生完成整个测验。(3)勿让学生赤脚做800m或1600m跑测验。(4)提醒学生立定跳远时勿臀部着地,以免造成腰椎受伤。在检测后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学生,以便处理。(2)测验完后仍应做缓和运动。(3)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勿让学生先测完先下课。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2运动安全问卷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参考1986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制定的身体活动预备调查表[PhysicalActivityReadinessQuestionnaire(PAR—Q)]制作了“运动安全问卷”。目的是让体适能的参与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保证体适能活动的安全。问卷包括7个问题,答题者就每个问题做“是”或“否”的选择。7个问题如下:(1)医生曾告诉您,您的心脏有问题吗?(2)您经常觉得胸部疼痛吗?(3)您经常觉得虚弱或头晕眼花吗?(4)您的血压过高吗?(5)医生曾告诉您,您患有因运动而恶化的骨骼关节问题吗(例如:关节炎)?(6)有其它尚未提及而不能参加运动的理由吗?如果有,理由是什么?(7)您是否已超过40岁且不习惯于激烈运动吗?
  如果您不常参加运动或体重过大,在以上7个问题中有一个回答为“是”,在体适能检测前请务必请示医生。经同意或治疗后,告知测试人员,才可以参加测试。如果回答全部为“否”,说明您属于安全的运动者,但仍然提醒您应当注意参与运动时的防范措施。
  2台湾地区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意义
  《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和《运动安全问卷》的制定和实施为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和提高运动安全上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明确细致地规定了体育教师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任务和职责,为运动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实施者和各种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教法是否得当等因素是产生或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2004年10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昌化镇中学的一节体操课中,由于教师没有做好保护和帮助工作,导致学生在练习跳上单杠成支撑前翻下时,突然脱杆掉下,造成上臂骨骨折。《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的积极意义首先就在于严格规定了教师在体育运动教学和指导中的责任,并对发生运动伤害事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和程序也做了明确解释。此外,无论《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还是《运动安全问卷》,都充分重视体育活动参与者关于身体状况的自我报告,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也使教师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能以合理、适当的教法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为运动伤害防范于未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从心理上尽可能地消除学生参与运动前过度兴奋或紧张等非正态的运动心理,减少运动伤害产生的诱因和程度。在导致学校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中,心理致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由于比赛激烈而引起过度的兴奋和攻击欲,对体操等易损伤项目的恐惧感,以及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动作或比赛失利时的挫折感,都会造成学生心率、血压、内分泌等一系列的过激反映变化,从而导致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据调查,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多数学生表现内心十分紧张、害怕。导致学生感知能力降低,注意范围缩小,记忆力暂时丧失,运动技能水平降低,动作笨拙迟缓,轻重、快慢节奏失控,思维暂时停滞,失去判断能力,惊慌失措等。而体适能检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适能水平,并通过此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适能。也就是说,体适能检测最主要的目的不在于与他人比较,也不是作为体育成绩评量的参考或依据,而是透过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依据体适能检测结果,拟订或调整个人的健身运动计划。因此,体适能检测能有效消除学生参与运动前过度紧张、兴奋等非正态的运动心理,形成自信、愉快的心理状态,有效减少运动伤害产生的诱因和程度。
  3结语
  就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而言,预防才是根本。为提高我国大陆地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保障,尽可能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国台湾地区《体适能检测安全注意事项》和《运动安全问卷》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相关章程,明确规定体育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或运动训练过程前、中、后的职责和任务。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每个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更要主动观察和学生自我报告相结合、细致了解每个学生在参加运动前的身体状况,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2)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的情绪、注意力等心理感受。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在训练或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如发现有过激情绪,要及时疏通开导。教师要认识到完成教学目标或提高运动能力不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惟一目标,并且要重视导致运动伤害的心理诱因。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