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上,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重视观念更新,不但重“教”更要重学
我国的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上还存在着偏见。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靠教师、家长的外部诱因迫使学生的内在诱因,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只看作是教育影响的客体,而不是主体。课堂教学虽然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但是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效果最终要以学生的学的效果去体现。所以从根本上说,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务必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来启发、引导。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获得知识的素质,就等于掌握了开发自身潜能的工具和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素质的发展性观点,就是要求素质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重视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真正学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要通过训练才能完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在实处。
1.走出认识误区
小学生学习语言是通过读一篇篇课文来实现的。学习课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也优是说让学生理解、积累并运用文中的词语、句式这些最基本最活跃的构成语言的材料。具体地说,就是能听、说、读、写学到的语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学生读到小学毕业,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表现在一些学生说话、作文语言干瘪,词语贫乏、词不达意,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现力很强的词语和句子,到使用时全部跑到九霄云外了。问题虽然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子却应该从语文教学中去寻找,从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去寻找。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要解决对语文教学性质、任务的再认识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认识误区—重分析而轻积累,重理解而轻运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是分析课,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目标,注重情节内容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主要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提练,写作知识的教授,而字、词、句教学只是为了疏通课文,扫除阅读障碍而已,对语言文字缺少训练。虽然有的教师也注重了语言教学,但往往只停留在“理解”这个水平上,不注重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理解了,里面所包含的语言知识学会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除了极少数量的词语课后练习要求造句,教学中几乎看不到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累积和运用新学的词句。语文课上教的一些语言和知识,不能还停留在“领会”这一水平上。教师要着力指导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内化,将学到的语言材料储存在头脑的信息仓库之中,一旦运用时便于“倾吐”应用。这就是要求教师抓住重点、精心设计一些练习,将那些实用性较强而学生平时语言中又没有的词语和句式,让学生当堂记一记、练一练、用一用,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地将一部分词句转化为自己的“积极”语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保证训练的时间
(1)把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相结合
语言文字训练包括理解语言文字训练贯彻始终。把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既巩固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教学第二册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不满足学生对“谁向谁借什么”句式的理解,而是更重视让学生内化知识,积极地消化吸收,学会运用。当老师提问:“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了,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了,小壁虎向燕子借尾巴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要求,要把以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让学生先找出三句话相同的地方,随后引导相同的地方不重复,只出现一次,三个不同的词语依次排列,最后两个词语中间用二和”字相连。启发指导后,要求每个人自由轻声说,同桌互相说,并用开火车的活动形式在大家面前说一说。老师边纠正、边指导,然后板书: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加深学生的听学和视觉的印象。最后老师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相同内容在不必出现的情况下怎样并成一句话的方法。
(2)变“满堂灌”为“精讲”
“满堂灌”是教师根据作者的思路,纠缠文章情节,重复多余地讲解,面面俱到地分析。这些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不到切实的作用,反而浪费宝贵时间。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一节课分析完了,哪里还有时间训练呢?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是必须要讲的,但应该是精讲。所说的精讲,一要讲重难点,讲教材的重点和学生不懂的地方;二是讲规律,要把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讲清楚,学生掌握了规律才能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变“满堂问”为“精问”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提问得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好语言文字,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有些课堂提问愈演愈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师生问答频繁,课堂上热热闹闹,出现了尖子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其教学效果并不佳,而且挤占了训练时间。要保证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就必须减少提问次数,提问少而精。
首先,应该避免简单的提问;其次,要针对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提问;第三,课堂提问要有利于语言文字训练。总之,学生多练,应从课堂教学中去挖掘潜力。砍掉繁琐分析、砍掉多余的讲解、砍掉可提可不提的问题、砍掉一些无效的教学环节,节约每一分钟时间,让学生练读书、练说话、练造句、练写段,以保证训练的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试析语文教学改革要突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