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验实训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051 日期:2024-01-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体验实训,是指建立在以实践训练活动为载体,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体验和感受为中心,以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形成为目标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模式。通过体验项目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和经验,从而达到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体验实训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验实训的特点
  1.实践性与科学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任何一种实践实训,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来讲都是在改变那种空洞说教,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活动与训练,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对此,体验实训具有更加明确的实践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实践锻炼放在首位,通过亲自参与或动手来实现教育。在体验实训中,教育者只是扮演了组织者或者引导者的角色。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体验或经验之后,又可以反过来验证所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法制观念的理解和认同,自觉提升理论认识高度和思想境界。体验实训教育尽管不如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教学具有系统性,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主式的实践实训作为,必须保持它的内在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无论是校园体验实训或是社会体验实训都要精心设计实训项目,都要遵循实践教育的内在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要始终保证实训活动效果与科学的道德理论教育体系相一致。
  2.人本性与自主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是受教育者个体在组织参与多种活动和训练过程中,通过内在自我心理活动,包括道德观念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比较、道德价值的选择与判断等,实现正确道德信念与法律观念的内化以及道德与法律行为的外化。这一过程都是受教育者对道德意识、情感和法律观念与品质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始终发挥着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完全凸显教育的自主性。体验实训始终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个体内心感受,始终强调以个体体验为中心,因此,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开放性与社会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涵盖受教育者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全过程,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体验实训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覆盖面广,更重要的是其活动开展受时间、空间及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性较小,不像平台见识实训、模拟感悟实训都是在特定的情境和场景下进行,并且活动组织程序比较严谨,活动规则比较严格。体验实训可以放到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以和学生的社会活动相结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便于组织和操作。对此,体验实训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外,体验实训无论是校园体验实训还是社会体验实训,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对象,与社会有更多、更广泛的联系,并且活动的目的最终是实现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因此,体验实训的社会性并不是排斥学校教育的社会性,相反,它是一种在学校教育主导下的社会教育。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的基本要求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必须转变以“知识本位”的办学理念为“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变“重学术、重理论、重知识”的培养模式为“重技能、重应用、重能力”的培养模式,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为综合素质教育观,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和全面发展三个层面去培养“全面的人”、“社会的人”和“现代的人”。为此,课堂教学必须变继承教育为创新教育,努力实现两个转变,超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育职能的局限,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
  2.紧密贴近大学校园生活,着力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现实生活主要是校园生活,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成长成才问题。因此,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体验实训必须贴近大学校园生活,引领大学校园生活,切实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道德和思想问题。
  3.倡导素质教育,实现人性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需要职业道德素质的升华。对此,必须把加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人美德)、“三心”(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四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教育,强化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践教育作为提高人才素质的必要环节;以校内外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懂得应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的主要内容
  1.校园文化主题实训活动。主要是通过校园的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审美和道德评价能力。
  2.校外党团教育体验实训活动。主要是通过校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的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和谐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和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弘扬艰苦奋斗、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美德;形成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注重和谐的时代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3.自我教育的社会体验实训活动。主要通过学校、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精心组织的以大学生自愿参加,实施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形成大学生注重实践、奉献社会,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强化大学生关注社会,自觉帮助他人,理性看待社会,正确处理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