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作者对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选择体育锻炼以大众化的球类项目为主,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不尽人意,学生对“终身体育”理解不深,对学校体育课的满意程度不高。同时,本文阐述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应策。
关键词:大学 体育 调查 兴趣 动机 现状 应策
Abstract :Pas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documents and materials law,interview law an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tatistic law, The author research and analysed on the interest in sport activity of students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he research shows: The students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ake part in activities with clear purpose and good consciousness. They mainly choose public balls as P.E courses, but the exercising time and times in a week are not as expected. Students do not quite understand “Lifelong sports”. The satisfied degree 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has set forth the countermeasure changing this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Sports Survey Interest Motiv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1. 前言
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活动效果主要因素。学生如果对某体育项目感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达到良好的效果。中央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民大)是一所综合性民族院校。学生中约70%为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各自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民大学生体育兴趣的价值取向,以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民大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法
统一时间内,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73份。有效问卷为163份,应答率为90.6%。其中男生81份;女生82份。少数民族学生有93人,占总人数的57%。
2.2.2 文献法
查阅和收集有关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学校体育开展现状和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完成提供有效的参考。
2.2.3 数理统计法
将有效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2.4 访谈法
与民大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交谈;访问校体育教师,对论文做及时的补充。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和认识
从表3-1可以看出,愉悦身心、强身健体、调节情绪、磨练意志等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同时也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与同学交流相联系。但也有6.13%的人把应付体育课考试作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尤以女生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体育课应试教育的痕迹。从表3-2中显示,有51.15%和39.2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仅有1.84%的人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民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
表3-1 体育锻炼动机调查表
男生 女生 合计
动机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强身健体 42 51.85 45 54.87 87 53.37
磨练意志 23 28.40 16 19.51 49 23.93
娱乐身心 46 56.79 53 64.63 99 60.73
调节情绪 39 48.18 34 41.46 73 44.79
同学交流 13 16.05 11 13.41 24 14.72
应付考试 1 1.23 9 10.97 10 6.13
表3-2 生参加体育活动认识一览表
男生 女生 合计
程度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很重要 43 53.08 42 51.22 85 51.15
重 要 31 38.27 28 34.14 59 36.20
无所谓 9 11.11 8 9.75 17 26.98
不重要 1 1.23 2 2.43 3 1.84
3.2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从表3-3显示,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可供选择的7项影响因素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场地、缺少器材、功课忙和缺少指导。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甚至使学生的体育兴趣被扼杀。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技术差、体质弱和不感兴趣。可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养成健身习惯,并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指导。
表3-3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因素一览表
影响因素缺场地缺器材功课忙缺指导技术差没兴趣体制弱
人次121835537231511
比率%74.250.933.722.714.19.26.7
3.3 民大目前体育课公选项目的受欢迎情况
调查显示,男生喜爱项目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篮球、羽毛球、户外运动、乒乓球、足球,女生喜爱的项目排在前五名的羽毛球、户外运动、健美操、网球、排球。调查结果表明男生主要喜欢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且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对能发展协调性、灵活性的项目比较钟爱。 在这次调查中,户外运动在男生中排第三位,在女生中排第二位,总体排在第二位。户外运动是今年新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说明男生和女生虽然在体育活动兴趣上有因生理特点而产生的差异,但是也有追求具有挑战性、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项目的共同之处。
3.4 学生希望增设的体育课程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满意程度仅有38.65%。大多数同学觉得学校体育课项目开设过少。希望增设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内容。随着现代时尚意识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现代大学生对体育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上,而是更追求时尚、刺激、高雅、贴近自然。调查中学生对新型体育课的要求比较迫切,希望开设的体育课程主要有游泳、民族传统体育、滑冰、跆拳道、柔道、滑雪、攀岩、登山、棋牌、交谊舞、体育舞蹈、定向越野、射箭、棒球、瑜珈、台球、跳水、保龄球等。其中,希望开设游泳课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5.21%,在调查中还发现89.57%的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感兴趣,其中非常感兴趣并想参与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5.58%。从体育项目的自身特点和我校场地设施及师资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中一些项目的开展是有很大难度的,有些也是不切实际的。如登山、棒球、射箭、攀岩、跳水、保龄球等我校现在还没有条件开设这些项目。又如台球、棋牌等项目达不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3.5 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来源
从表3-4可以看出,学生体育兴趣主要来源于电视、同学和学校体育课。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了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次调查中,选择杂志与报纸的学生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选择来源于体育教师的仅占有11.66%,说明学校体育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也表明体育教师在激发、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并在多项教学内容地实施中和教学环节的转换中,给学生一些新异的刺激,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1>。
表3-4 学生体育兴趣来源
来源电视同学杂志报纸网络体育课体育教师自己
人次737630253040197
比率%44.7946.6318.4015.3818.4024.5411.664.29
3.6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活动场所
表3-5显示,女生中每周参加1次的学生居多,占48.78%,每周参加两次的占18.29%。男生一般集中在每周1~3次,但男生每周参加5次以上的人数要高于女生。表6显示,女生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30~60分钟的占56.10%,60~90分钟的仅为20.73%。男生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60~90分钟的占30.86%,90分钟以上的占15.82%。男生平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长于女性。运动实践证明,以增强健康、保持体力为目标的体育锻炼,每周3~5次为宜。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并依照运动强度和自身身体状况可以做适当的调整<2>。我校学生每次运动持续时间比较适宜,但每周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相对来说较少。
表3-7显示,学生活动的场所主要是集中在学校,有少数人选择在野外公园,也有4.29%的人选经营性场所活动。显示处民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正走进大学校园。
表3-5 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
男生 女生 合计
次数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0次 9 11.11 4 4.88 13 7.98
1次 22 27.16 40 48.78 62 38.04
2次 15 18.52 18 18.29 33 20.25
3次 19 23.46 9 10.98 28 17.18
4次 4 4.93 3 3.66 7 4.29
5次 0 0 1 1.22 1 0.16
5次以上 12 14.82 7 8.54 19 11.6
表3-6 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
持续 男生 女生 合计
时间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不 参 加 1 1.23 3 3.66 4 2.45
30min以下 7 8.64 15 18.29 22 13.50
30min~60min 30 37.04 46 56.10 76 46.63
60min~90min 25 30.86 17 20.73 42 25.77
90min以上 15 15.82 4 4.88 19 11.66
表3-7 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
男生 女生 合计
地点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学校 74 91.36 71 85.59 145 88.96
野外公园 3 3.70 8 9.76 11 6.75
经营场所 4 4.94 3 3.66 7 4.29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7 学生对学校体育比赛的态度
体育比赛是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丰富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发现有63.19%的学生希望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运动会,希望参加运动会与不希望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比例,男生要高于女生。在对希望参加的比赛类型的调查中,群众参与性的比赛和休闲娱乐性的比赛远远比高水平竞技性的比赛受欢迎。男生希望参加群众参与性的人数占49.38%,居于首位。而女生则对休闲娱乐性的比赛比较热衷,占53.66%。从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体育比赛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对于高水平竞技性的比赛热情不高,更强调比赛的参与性与娱乐性。
表3-8 学生对参与我校体育比赛的态度
男生 女生 合计
态度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希 望 58 71.60 45 54.89 103 63.19
不希望 23 28.40 37 45.12 60 36.81
表3-9 学生对比赛类型的要求
男生 女生 合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高水平竞技性 15 18.52 6 7.32 21 12.88
群众参与性的 40 49.38 32 39.02 72 44.17
休闲娱乐性的 26 32.10 44 53.66 70 42.94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总体上看民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明确,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良好,但参与性差。每周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偏少,尤其是女生。
4.1.2民大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学生对惊险、刺激、具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和新兴的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并迫切要求学校体育课增设新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内容。
4.1.3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很大,场地、器材的短缺使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也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学生独立参加体育活动能力较差,希望有伙伴陪同。
4.1.4大部分学生喜欢并且希望参加体育比赛,并强调体育比赛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4.2 建议
4.2.1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正确引导
大学体育课的任务不仅仅要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健康,还要引导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向一个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不仅仅局限在体育课上,而是要使其影响扩大和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1 对健康的正确认识
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每天工作和学习的前提条件,现代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学习的压力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能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有些学生还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不吃早餐、吸烟、酗酒等。这些细节也是经常容易被人忽略的。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WHO根据健康的含义还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体育锻炼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意志,培养自信心,陶冶美的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标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通过各种手段的实施,以达到和保持健康的状态。
4.2.1.2 对终身体育的正确理解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民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概念模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回答出终身体育的涵义。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体育应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期间,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在身体朝正常的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并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个环节,使学生对学校体育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让学生理解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意义,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在学校体育课中要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
4.2.1.3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体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再把它单单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而是逐渐认识到了体育运动在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我校学生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观念相对落后。体育比赛往往被赋予了民族色彩,成为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矛盾的导火线,这就违背了体育比赛的初衷。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比赛的宗旨不明确,过分的看重了比赛的名次,把比赛的胜负与民族的地位与实力相联系。在体育课和比赛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荣誉、名次,认清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发挥体育比赛培养学生敢于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竞争守纪、服从裁判的优秀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
4.2.2 充分挖掘有利资源,灵活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满足学生体育兴趣要求
4.2.2.1 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及其丰富灿烂的体育文化。各地区、各民族中都流传着特有的体育传统,它源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环境,淳朴自然,贴近生活,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内涵。在我校公共体育课中,民族传统体育有所涉及、介绍,但没有作为单独的公选项目开设课程。体育系开设了花炮、木球、蹴球、珍珠球、陀螺等几个项目,收到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更有其独特优势和价值。
第一、娱乐性强: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古代人们在劳作之余为了娱乐、休息而产生的。带有游戏的性质,这正适合现代大学生的需要,特别是我校少数民族同学较多,很多项目都是自己民族的,开设这些传统项目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还能使各民族间更好的交流,增进友谊。
第二、文化性、观赏性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文化。在每个项目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像珍珠球,是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叫采珍珠,是模仿满族采珍珠人的劳动,逐渐演变而成的。“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中间的体育活动。传说抢到红炮者其村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如今经过了适合比赛的改革,抢花炮成为了民运会的比赛项目,并被誉为“东方橄榄球”<3>。
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公选课不但可以丰富我校体育课内容,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我校现已被北京市民委和体育局定为陀螺和木球的训练基地,并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的陀螺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开设公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可以使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突出民族院校的特点。
4.2.2.2 利用校外的场地和师资进一步开展学校体育
由于我校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的要求。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满意程度不尽如人意。学校在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发校外的资源。如开设游泳课,可以租用附近学校的游泳馆,由学生需要承担场馆租用费用,选修的人数可以得到一定限制,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但在课时的计算上可以与其它体育选修课有所不同,确保选择游泳课的学生能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同样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公园开展定向越野、素质拓展等户外课程,还可以开设滑雪滑冰课等。
在利用校外场地、设施以外,还可以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为我所用。可以根据我校具体的情况逐渐开设跆拳道、体育舞蹈、瑜珈等项目。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学生的兴趣。但还是要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所以要从实际出发,从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丰富学校体育课内容,满足学生体育兴趣要求。
4.2.2.3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众化、趣味性的体育比赛
体育比赛是活跃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发展体育运动的主要手段,也是丰富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比赛可以吸引和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推动学校群众体育的开展<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还可以营造大的体育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开展大众化、趣味性的比赛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学校可以开展极为丰富的体育比赛。可以把各族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与体育比赛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民族节日开展本民族的传统项目,即是健身的手段,也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平台。
4.2.2.4 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民大现有体育社团九个。从以往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体育社团的参与人数有限,另外大多数同学也反映,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不是很多,或者说是协会会员的参与性不高。我们认为,体育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组织的体育健身类团体,应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监督和管理。例如,每个社团可以增设一名指导教师,可以由目前我校的体育教师兼任,平时对体育社团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另外,对每学期活动的组织的规范化方面也应该做出相关的规定,以保证体育社团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参考文献
<1> The interest and sports teaching.http://www.netsports.com.2005年4月12日访问
<2> 邹继豪 《理论教程》.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5:111
<3> 徐玉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论》.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3.5:253
<4> 李祥. 《学校体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22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