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6763 日期:2023-11-09 来源:论文网
摘要 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在实验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关键词 加强实验教学 感悟 历经,提高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重视实验教学,坚持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和启发性,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通过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能够自觉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一、探究活动的组织
  1、感悟探究。教师要利用绪言课和第一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探究的方法。首先做好教科书上的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等实验,潜移默化渗透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水变牛奶,牛奶变水”,“会变色的小猫”,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组织学生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2、引导探究。一是利用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的教学,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能够完成一些典型实验,如“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等,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了解用实验手段探究空气的组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以及氧气的性质。二是利用第三至七单元有关水、质量守恒定律、碳的单质和氧化物、燃料的教学,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趣味性实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粉尘爆炸实验”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实验力度,做好“白磷燃烧” 、“燃烧的条件”等常规演示实验,增加家庭小实验“洗净的鸡蛋壳与食醋的反应”等,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和发展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鼓励学生登台和教师一起完成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自主探究。利用第八至十一单元有关金属、溶液、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探究能力。选择典型实验如碳酸根离子的检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实验“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等和实验习题,补充有关酸、碱、盐的性质的试管实验,组织、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探究方法的实施
  (一)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和可见度。教科书中有些实验本身也具有探究性,但由于其探究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科书中只说明了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可以对实验做如下改进,在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归纳出气体发生装置的决定因素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以问题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3组药品: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你认为哪1组药品最适合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2、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所用的仪器有哪些?
  3、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师可发给每组学生不同的仪器,设计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和方法,选择1套最佳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看出,对于本身具有探究性的实验,我们可以补充实验内容,增强其探究性,在课堂教学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不仅爱看教师演示实验,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或易得的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可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第八单元课题3中“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由于实验所需时间较长(约一周),不能课堂演示,而如果教师事先做好实验学生观察,又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探究程序如下:
  1、提出问题: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2、猜想与假设:铁生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②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
  3、实验探究:设计以下3个实验:①在干燥的玻璃瓶内放入少许生石灰,再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加盖密封;②在玻璃瓶内放入一洁净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冷开水(室温)至浸没铁钉,再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③在玻璃瓶内放入一洁净铁钉,注入冷开水少许,保持铁钉的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4、观察记录:以上装置放置数日,每天进行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5、解释与结论:实验①和②中的铁钉均未生锈,只有实验③中的铁钉生了锈。这说明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是铁生锈的原因,即猜想与假设③成立。
  学生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不仅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了探究能力,而且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从而对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目标,只有坚持下去,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