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以及整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学物理;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整合
1 引言
1.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研究性学习注重提供有益于个人成长的环境和自我发展的经验,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功能,使理性和非理性、认知和情感、价值规范和内在本能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
(2)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过程的开放、注重学习过程的交流。使理科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相统一。过去理科课程是与实用性课程、人文社会课程相互分离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理科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之间的界限,使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统一,使学生真正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1. 3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有以下三个层次:(1)获取知识和技能。任何学习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通过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2)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研究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3)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是研究性学习的终级目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但可能得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的创新人格和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探求、勇于发现的创新精神。
1. 4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发展特长、培养兴趣、丰富学校生活;(2)自愿参加;(3)不受大纲限制,灵活多样,有一定的随意性;(4)学习某种学科知识、掌握某种技能技巧。
1.5“整合”的内涵
由于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都强调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如何使教育高效达成目的,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自然地成为教育者需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问题,这个“整合”应具有以下几个含义:(1)整合的对象是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以顺利达成和提高中学物理课外活动的作用为最根本的出发点;(2)整合的方式是有机的,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方向,同时,研究性学习又为中学物理课外活动提供了一种开展方式,这种方式更具有探究性;(3)整合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通过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开展具有探究性的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整合案例
过去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大多只是课堂教学的种补充。即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大多是对书本定律的验证,也不太注重对学生进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另外,辅导老师也没有很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只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熟悉的事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来,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问题不给予引导回答,或者辅导老师对学生限制过多,如:不允许乱动仪器,使用仪器要通过教师,损坏仪器要负责赔偿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必要的,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适合培养有特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提出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主张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指导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主张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自由去选择活动内容;主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是作为媒体从旁引导、咨询和帮助的作用。让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 “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主张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避免成人化;主张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案例: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在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得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形式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时代的要求,必然会使物理课外活动这种方式更具有探究性。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际能力。
3 关于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一种倾向是: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之间划等号。这种简单的划等号是错误的。
3.1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课外活动多以扩展、加深学生的某些学科知识或培养学生的体育、文艺特长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它面向的是一部分学生.研究性学习则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为目标。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
3.2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在选择范围上存在差异
课外活动可选性大。首先,学生参加与否,选择权在于学生;其次,课外活动允许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来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而研究性学习的可选性是有限的,每组活动的小主题是根据本组的情况,由小组成员共同来制定的。
3.3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存在差异
研究性学习强调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强调活动内容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比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更为广泛,除上述内容以外,它还包括某些学科课程的内容,如语文课外活动小组、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它们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科课程的内容来进行的。
3.4两者的实施规范有显著差别。课外活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活动都有很大的随意性。
当然,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也有联系,二者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都强调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它们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结合、融合。
参考文献
[1] 朱海英.STS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J],苏州:物理教师 2003年12期第5页
[2] 李远楷 .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苏州:物理教师2003年12期第17页
[3] 郑青岳 .论探究式学习的四条原则[J], 苏州: 物理教师2003年12期第27页
[4] 周昌鲜 .开展物理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保定:物理通报 2003年2期第29页
[5] 徐再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J] 保定:物理通报 20003年3期第15页
[6] 池先荣 .人文主义物理教育与研究性学习[J] 保定:物理通报2003年8期第38页
[7] 万明义. 注重课内外结合全面实施新课程[J] 物理通报保定:2003年12期第8页
[8] 廖大海 .略论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三个问题 [J] 上海:上海教育科研 2003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