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历史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938 日期:2023-10-31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摘 要:历史教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必须符合准确性、形象性、逻辑性原则。特别是在历史事实叙述中语言更要符合形象原则,以语言的形象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语言的形象性对历史教学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历史 教学 语言 增强 诙谐 幽默 设疑
    教学语言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必须符合准确性、形象性、逻辑性原则。当前加强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尤为重要。那么,历史教学语言如何符合形象原则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比喻和对比是运用极为广泛的修辞方式,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重要手段。例如讲述古代埃及金字塔时,为了向学生介绍金字塔的外貌,老师指出:“金字塔的底座是四方形的,四个侧面都是三角,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去,都像我们汉字的‘金’,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金字塔’。”用这个比喻来描述金字塔的外貌就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学生对金字塔的外貌获得了较深刻的印象。当进一步介绍金字塔的雄伟高大时教师指出:“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十多座,其中最大的法老胡夫的陵墓,高146.5米。”这种介绍对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用诗歌、歌谣、谚语再现历史现象
    文艺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诗歌、歌谣、谚语既能再现历史现象又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老师讲述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时,可以引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讲述南宋金兵南下,而统治者仍苟安临安,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最后导致南宋的灭亡,老师可引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又如中国现代史教学中,为了说明长征途中红军所克服的艰难险阻,老师可以朗读毛主席的《长征》诗,以此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抢渡泸定桥等悲壮雄伟的历史场面。这样恰到好处的引用,既能形象地再现历史,又能使学生增添不少学习情趣。当然,对引文的运用要注意紧扣教材,同时要注意学生的语言实际水平。
    三、语言要有幽默感
    诙谐幽默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又富于哲理,它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例如有位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同学提问意大利为什么没有马上参加战争。教师因势利导很幽默地说:“意大利意大利,意在大利,当时它要观望,哪里有利可图就参加哪里。”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
这样,既讲清了事情的原因又点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教师用语不多但效果甚好,可见幽默的语言对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是很重要的。     四、用“设疑”的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设疑”一般可以放在课首也可以放在课尾。课首设疑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在讲授《法国大革命》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课首设疑的方法。教师一开始就指出:“美国独立战争的炮声刚刚沉寂,这节课里又可以看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刀光剑影。” 寥寥几句就产生了一个“悬念”: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将会出现哪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将有哪些历史人物登上历史舞台?……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时,教师可采用课尾设疑的方法,在单元结束前教师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怎样抢夺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如何率领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呢?下一堂课再讲。”这种课尾设疑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
    历史教学语言不仅要追求语言内部特征的形象性,同时也要追求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性。一般说来,语言的外部特征应包括语音、语调、语言的节奏、速度及语言表达过程中抑扬顿挫的感情色彩。语言是用来表达语义的内容,借助于声音传递信息,使人闻之有声、感之有气。发音应清晰,咬字须正确。语音是语言外部特征最基本的因素,语言的含糊或错误会影响到历史知识的正确传授。
    语调是指讲课时利用声音的高低快慢与特征所形成的音调,以用来加强语言表情达意的效果,因此语调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性。诚然,呆板而没有变化的语调也能表达讲述的内容,但这种表达必然枯燥乏味而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实践证明,多变的语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刻的印痕,因此记忆也就相对巩固和持久。
    例如我们在讲述岳飞抗金一节时语调可做如下处理。岳飞在郾城大捷时鼓励将士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教师的语调应是明快欢乐、充满激情和信心,这就表现了岳飞对郾城大捷充满了内心喜悦,同时也体现了岳飞把抗金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当讲述宋高宗和秦桧采取投降主义政策命令岳飞班师回朝时,岳飞痛心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教师的语调要悲愤压抑,大有仰天长叹之感。当讲述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时,教师应用阴沉的语调来表现这个投降派的阴险和奸诈。通过以上这些语调上的处理,就大大增强了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性,从而更好地再现了岳飞抗金的历史场面,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语言的节奏、速度和音量的合理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增强语言外部特征的形象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叙述历史的进程时速度可以快些,讲述历史结论时速度可以慢些,讲课的音量则以中等为宜,使教室里任何一个座位上都能听清教师的声音。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