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性评价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出彩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844 日期:2023-10-31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传统评价方式的内容刻板单一,评价技术落后,造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严重脱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语文课的教学信度和效度。
    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积极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组织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有效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它能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亮丽的色彩,使课堂更出彩。
    一、优化教学评价标准,凸现评价的导向功能
    1、评价手段的多样性。
新课程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用终结性、单一性、知识性的考试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状况做出评价。”
    2、评价手段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方法。教师评价是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评价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学生自评,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可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促进人人参与,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有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新课程下发展性评价提倡多种主题,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评价等,因此要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
    4、评价内容立体化。
    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对学生评价分为学科学业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两大部分。这种评价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多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5、评价重过程化。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主要体现在探究过程中,因此要根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方案设计的周密性、探究的实效性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二、实施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能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学生“善学”,即学习的创造性。由此可推出课堂教学策略的两个体系:激励性教学策略;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激励性教学策略
    例如,高一的语文课中涉及到“兴趣、情趣”等内容,当时笔者让同学们一一站起来进行即兴演讲,同时用笔快速地作好记录,更没有忘记对他们进行褒奖、激励。看得出来,当时学生一个个慷慨陈词、激动异常,后来笔者也时常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鼓舞他们学习的士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发展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2、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
    比如在上《雨林消失——世界性的毁灭》时,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破坏问题,了解有哪些是破坏行为,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保护能力。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学生各自完成,并将这张表存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成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评价依据。
    三、优化教学评价语言,发挥课堂反馈功能
    1、鼓励性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即便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能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只要有一点进步,教师都要用“你的回答很有道理、很独特”、“你很聪明”之类的话予以鼓励。教师由衷的高兴加之欣赏的表情会使学生产生满足感、成就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性,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实践、参与。
    2、赏识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能影响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因此,适时、适度的表扬应成为教师时常运用的法宝。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和立志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综上所述,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新的评价方式在实用性、可操作性、可信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探讨改进。为此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处处做教学的有心人,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要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尽快使自己由“教书匠”转变到“研究者”的行列,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使语文课教学更有吸引力、更富知识性、更出彩!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