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为诸多主客观的原因造成了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出现,各个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毕业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当中一对助飞的翅膀,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应该因时、因人、因地,多途径多方式地在中医药院校当中开展思政教育。
关键词:就业创业教育 就业期望值 中医药校园文化 临床实习教学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和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更因为专业性强、就业渠道窄、职业资格等多方面的限制,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如何克服困难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各个高等中医药院校纷纷加强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可他们往往忽视了对毕业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对毕业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中往往注重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宣讲,却忽视了思政教育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当中一对助飞的翅膀,两者缺一不可。
一、高等中医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国家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所进行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医药在群众心目中的弱势地位,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压力,导致了相当多医疗机构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从而影响医疗机构对产生经济利益更高更快的西医类毕业生需求的增大,甚至出现了中医院不要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反而只要西医院校学生的情况。而1988年《职业医师法》政策的出台更使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参加中医类别的职业医师的考试,而不能参加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考试,这就大大限制了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无形中让许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陷入了就业困境。
2、医学人才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影响。其实,随着我国的教育模式由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个高校包含许多的高等中医类院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扩招,虽然近年来,这种趋势有所减弱。但是由于专业的多样化原因,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一方面,中医院校的师资与教学资源跟不上扩招的步伐,而大众教育带来学生的整体的综合素质呈下降的趋势,影响了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中的中医类型的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供大于求,从而导致“就业难”。
3、中医院校相关专业设置错位的影响。由于在规模与数量上存在一定程度做大做强的现状存在,许多中医院校中一些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一方面,不少医学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与现实广大医疗机构的需求变化的步伐,往往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没进就业市场,就已经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各个中医院校的医学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对“热门”医学专业过于追究,造成某种程度上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类的“人才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
4、就业单位存在就业隐形歧视的影响。一方面,有些医疗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所招收的人员往往附加了种种条件与规则,有的在招聘启事上明文规定只招收本地区生源中医类别的毕业生,更有的只招收自己从属或附属的院校的毕业生,这样对于其他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产生不公平;另一方面,有些医疗机构过分强调名校高分的重要,而对于普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则持有挑剔的眼光,认为名校出来就代表高分高能,还有的医疗机构则无限制地提升所招聘岗位的学历层次,原本只需本科学历却提升到研究生学历,从而导致了中医类人才的浪费与过剩现象的出现。
5、中医类院校毕业生依旧存在着自身期望值过高的影响。受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医类院校毕业生自身期望值过高,其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就业观念仍旧没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本科医学生毕业,就业目标定于大城市里的大医院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区县级医院就不想去,而对那些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很大的西部地区、基层农村却更是不予关注,这些毕业生却没有意识到中医药人才在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社区其实会更大有作为,也更有竞争优势。就如基层社区所需求的全科医生,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中医药理学知识完全可以胜任。
另一方面,一些中医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一定盲目性,他们往往不肯舍弃所学医学专业,将自己就业范围死死地局限在医疗机构,而不想去改行或独自创业,这种择业取向在现在的就业大环境下遇到的阻碍越来越多,其实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与其大学阶段的专业并不吻合。
二、开展高等中医类院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可以说造成中医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充满着复杂性,既有现实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中医院校本身盲目发展所带来负面效应的影响。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所持双重标准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中医类院校毕业生中就业观念落后也是其就业难的一大阻碍。
针对这种现状,各个中医院校都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事实上一些院校对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理解有偏差,也没有意识到在中医类院校毕业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这表现为:
1、就业指导工作偏重就业创业教育,往往只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开展,过多强调解燃眉之急,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给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落实具体单位、追求高就业率,而在对毕业生开展思想引领、端正其成才观和就业观、增强中医院校毕业生到医药领域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方面却做得不够。
2、旧有的就业指导行为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范围窄、手段旧、途径少、方法单一。对于解决广大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能是应一时直急,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行为,而解决这一缺漏的方法就是在旧有的就业指导上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医院校的就业工作全过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与职业道德,坚定毕业生投身医疗人才紧缺的西部、社区、农村等基层地方的信心和决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开展高等中医类院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对其他综合性院校而言,因为特殊的中医药文化教育背景和毕业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以及目前所表现的“就业难”现象,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不同点与特殊性,所以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也应该因时、因人、因地而变,具体情况如下。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以名医先贤为榜样,加强毕业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学校应该引领毕业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历代名医先贤的事迹和精神为资源,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并增强同学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学报、校报、校广播台、宣传橱窗、阅报栏为主体,构成校园先进理论舆论阵地,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并引导他们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为择业基本出发点,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作为求职首选,到那些紧需医疗人才的西部、社区、农村等基层地方去。
2、结合中医院校的医学专业特点,以中医药文化校园为教育基地,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我国中医药传统医学历来讲究仁德济世,追求大医精诚,至仁至善的精神,所以中医药院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的同时,可以把“仁德、仁心、仁术、仁人”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和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相结合。以充满中医药文化气息的校园为教育基地,依托校内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材种植园、模拟医院、校史馆等场所来进行教育。强化同学们的医德仁心,引导他们成长为心系群众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医生,从而培养和造就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一代又红又专的中医药人才。
3、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宣扬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成就,坚定中医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理想。在临床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和教学医院应该积极宣传本中医药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宣扬本医院发展与建设的成绩,并大力宣传在中医药行业中的杰出人才的出色业绩,并通过教师们和一线工作的医生们言传身教,对毕业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稳定中医药的专业思想,明确职业道德,激发他们热爱所学的医学专业和行业,树立长远职业理想,增强投身本专业本行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4、注重发掘毕业生和校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教育功能来做为思想政治教育又一延伸。学校可以在各个学院网站上、就业宣讲会、就业指导课和就业讲座中设立专栏,挖掘和宣传在医药领域或在其他行业中自主创业做出成绩的以往中医院校毕业生典型事迹,邀请他们回校,通过讲座、座谈、联谊和论坛等各种形式活动,让校友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激励毕业生们,让毕业生们知道广阔天地,到处都可以成材发展,都可以做一番事业来,而不必受自己专业限制。
5、依靠毕业班党团组织的堡垒与示范作用,培养同学们科技创新与自主创业能力。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业引领工程,鼓励学生们自主创业,而在这过程中,更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要注重发挥毕业班中党团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同志们在择业与创业,乃至科技创新方面也做出自己的榜样,表现出应有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先进带动后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思想引领他们,在生活中帮助他们,为解决就业难问题做出贡献。
总之,在解决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过程当中,学校应该全面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从某种角度来看,学校的就业创业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重数字轻思想,关注于学校当年毕业生的就业率的高低,偏重于毕业生的就业前的“推销”问题,而缺失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与思想引领以及毕业生就业后的人生成长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则对就业创业教育起着一种弥补的作用,在学生灵魂与人格塑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发挥了中医药院校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强化了中医院校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了医学毕业生医德仁心,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价值观和就业观,乃至为毕业生就业后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为解决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然 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析[J].中医教育,2006(6)。
[2]刘晓兰 关于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7(13):81-83。
[3]闫忠红 杨天仁 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出版2010(7):91-92。
[4]刘彦晶 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中医现代远程教育,2010(5):17。
[5] 袁斓 范昕建 王德蒇 执业医师考试对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0):1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中医院校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