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这是时代的要求。如何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我认为可以从学法创新方面进行尝试。
一、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走,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性就无从谈起了。然而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创造条件,解放孩子,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真正实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的期望: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为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在组内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针对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更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作用。
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要让学生个别发挥融入到一个小团体乃至集体中去,让学生的创造性在合作中得以体现。我们可以把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
运用创新的合作学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完全是学生间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其主体关系是生与生、生与师的平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更好地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其次,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的学习形式时,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指导小组成员采取合适的讨论、交流方式,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或推诿中浪费学习时间,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再次,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问题本身的讨论价值,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在相互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影响讨论的实效。
第四,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个别学生的创见,随时就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讨论引向深入,激发更多的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创见。同时,还要注意运用调控手段,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创见,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误见、听进别人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创设宽松氛围,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经常变换新颖的教学方法,尤其要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保持、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善于模仿、喜欢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转换学习角色的方法来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达到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的目的。我经常采用的转换学习角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师生角色的转换。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我时常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如学习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我说:“记得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老师讲的故事可能吗?”“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请认真读1—3自然段,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就会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增添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在学习活动中,转换学生的角色,让某些学生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表率,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的潜质。如: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就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某个同学的课文朗读得好,就请他范读;某个同学对课文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不断转换角色,能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其探索知识、完善自我、挖掘创新潜质的积极性。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学习的角色,转换为文中的角色,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的情感能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就可以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拓展,使学生创新的潜质得到发挥。如《登山》这一课,当巴果茨基走过了最险的地方,看到列宁紧跟在他的后面,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这时我问:“列宁为什么停住?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这时站在那个位置的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又会怎么做呢?列宁又是怎么做的?”学生通过换位体验,感受到了列宁勇敢、坚强、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还有教师常用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常问的“假如你是文中的人物,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之类的问题,都是在帮助学生与教学内容中的角色互换。
总之,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把创新思维训练、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摈弃那种陈旧的“填鸭式”、“照葫芦画瓢”的做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参与、自主创新,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学法创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