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网:
中学课本选入莫泊桑的《项链》是由来已久的事了,但对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思想意义争论颇多。传统的看法认为,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也有一种看法是作者无意对人物做明显的价值判断,他注重的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变化引起的心灵震撼与深思,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这是评论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作品作出的不同的判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议者都是在用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人物,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变化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的话,我们便会发现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别有一番风采。
小说的序幕对玛蒂尔德的概叙是论者产生定势思维的关键,莫泊桑用生动的笔墨写出了玛蒂尔德卑微的处境与极度的虚荣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小说开篇就发人深思:“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为什么用“也”呢?原来美丽动人的姑娘都应该属于上流社会,属于大资产阶级,而她是个例外,不仅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而且还嫁给了一个小书记。两个“小”岂不是注定了她的地层地位!但是她有具有一种资格——跻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资格(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具有这样的资格但又生活在如此的境况下——“住的寒碜,墙壁黯淡,家具破旧,衣料粗陋”,这些焉能不使她烦恼?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让她难以承受,她只能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虽然有体贴的丈夫,有个女仆人,每顿都有肉汤可以喝,看似应该满足了,但是,试问:有几个人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感到满意呢?谁不是都对一种更高级更美好的生活具有一种向往呢?如果没有这种向往的欲望,社会又怎么能进步呢?玛蒂尔德的虚荣怎么了?不正常吗?何况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背景下呢?更何况她的追求不单单是物质的享受,还有精神的追求呢?“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浴室(注意:是小浴室),她跟她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仰慕的、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这不是她的精神追求吗?而这种追求的实质正是希望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说她是一个纯粹的爱慕虚荣的浮华的享乐主义者,那么在舞会后她完全可以周旋于上流人士中,可是她没有,她的虚荣只是对一种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个正常人皆有的生活理想。这也给读者留下了玛蒂尔德虚荣心极强的第一印象。
接着,通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也就是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表现,层层推进,用具体的事例把玛蒂尔德的虚荣和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过程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舞会上她成功了,“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都想跟她跳舞,连部长也注意到她了”。她艳压群芳,这是她一生中难得的一次骄傲展示和自我满足。“她陶醉在最甜美的胜利里”,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她并不比那些阔太太们逊色。她的命运似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那天晚上,她被压抑的一切天赋——美丽、丰韵、聪明、柔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表现。她得到了她日思夜想的一切,尽情的享受别人对自己的殷勤献媚,物质与精神欲望得到最到了限度的满足。无论在心理感觉还是事实上,这都不再是梦,而是“现实”。命运的阴霾终于败退,她怎能不一扫愁容而欣喜若狂呢?尤其是高潮处的四个“陶醉”,充分地写出了玛蒂尔德在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表现,而玛蒂尔德的变化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产生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当然,高潮时产生最大变化的尚是前文中可以漠然视之的路瓦栽先生,他的勇气、决心和毅力全部展露了出来。当然,也展示了他对玛蒂尔德的忠贞爱情。
项链丢失后,“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地打定主意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词:英雄气概。这是个很少用来形容女性的词语,那么作者对其态度不是很明显了吗?玛蒂尔德忠诚地信赖着她的朋友,她本性善良、单纯,从来没有怀疑过项链的真实价值,赔偿时从来没有动过以假充真、敷衍了事的念头。这种诚实的做法正显示了她性格中可贵的一面,而且这也与我们时下的诚信提倡不谋而合。十年的辛劳岁月,在那油腻的“盆沿和锅底上磨粗了她粉嫩的手指,她胡乱的挽着头发,歪斜着系着裙子,一双通红的手,说话高声又大气,在水果店、在杂货铺、在肉铺里争价钱、受嘲讽,她成了一个贫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劳动啊,那双粗糙通红的双手是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搏斗的见证。从年轻漂亮的少妇变成又老又苦的妇人。十年间,肉体上、心灵上又该是怎样的忍辱负重啊!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悔恨过,她乐观地面对,勇敢地承受!
她的勇气、她的决心、她的毅力就表现在她的辞退女仆、迁移住所、刷洗杯盘碗碟、洗衣服倒垃圾、算计每一个铜子等等方面。虽然,她也会回想起往日短暂的辉煌,但是她更多的是立足现实,用勇气、决心、毅力在贫穷中生活。她没有埋怨,没有后悔,她用一夜的风光预支了半生的幸福,但就是那辉煌成为支撑她在漫长的艰难时光中奋斗不已的力量。
苦难和艰辛没有使玛蒂尔德堕落,相反却是促使她产生了蜕变,由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变化为一个诚实、坚韧、忍耐、吃苦、奋斗的劳动妇女。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价值观对她表示不屑、惋惜、同情、批评等等。我们可以抨击她的轻重不分、主次不明,但这正是玛蒂尔德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是玛蒂尔德的个性所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历尽劫波勇气在 改头换面重做人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过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