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3551 日期:2023-10-08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一、开展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认识:
    要想开展好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必须研究如何实现让学生从“愿读—乐读—会读”的转化,增强数学阅读意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实现让学生愿读的目标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成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自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因此,笔者认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实现学生愿读的目标。
    2、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阅读乐趣,实现让学生乐读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它的宗旨是呼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行体验式学习。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的本真。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数学建构的过程;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进行阅读反思和体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纠正阅读错误、改进阅读方法;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增强阅读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成功喜悦,增强阅读自信,实现让学生乐读的目标。
    3、深入研究不同课型的阅读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学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实现学生会读的目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四川数学学科指导性意见》明确指出: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改变传统的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以上充分体现了研究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重要性。要想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作为信息获得的主要手段与渠道。而阅读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阅读目的而选择的最佳措施。只有掌握和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安排阅读活动的最佳程序,选择最佳途径,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提高阅读的效率。实现主学生会读的目标,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开展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读、乐读
    (1)以数学家的故事为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可以著名的高斯问题:. 在200多年前,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就曾经上演了迅速求出等差数列这么一出好戏。那时,高斯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却用非同寻常的方法快速得到了答案.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以数学趣事为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基本不等式  以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3)以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函数概念的引入,教材中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炮弹射击高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空气中的臭氧层的变化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支出与收入比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直观感知概念。
    2、在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受阅读乐趣,让学生愿读、乐读。
    (1)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如椭圆的定义的形成,让学生通过实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细绳、图钉和纸板.通过学生实验容易发现: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画板的两处, 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又是什么呢?通过实验,让学生既获得阅读乐趣,感受成功,又轻松获得概念。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先通过社会实践,解决问题,感受成功。如:分期付款、购房中的数学,如何确定产品的定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等。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体验。如:撰写阅读小论文、自办数学阅读手抄报等。
    3、在效率中比较和过程中归纳、反思,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数学能力,从而实现“愿读—乐读—会读”的转化。
    (1)通过不同课型的阅读方法对比。如:函数与等差数列求和具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它们分别是:    
  
    (2)通过同一课型的对比。如椭圆和双曲线它们是同一类型材料,但阅读方法却不尽相同,在学习双曲线时,可以在学习椭圆的基础上采用借鉴阅读、对比阅读。
    (3)通过失败或错误中改进阅读方法。如在使用等比数列求和时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忽视 。从而归纳出记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方法为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