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2941 日期:2023-10-01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设计和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疑问或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并引向深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适时鼓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帮助,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享受自己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欢乐,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让他们体味到经努力获得成功的愉悦。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习兴趣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良好的开端,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方式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置疑、激疑、制造悬念。这样,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与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并获得新知识。如在进行复数概念的教学时,先向学生提出如    下问题:
    ⅰ、方程x2=-1在实数集内是否有解?
    ⅱ、如何使它有解?
    然后教师讲清:我们把实数扩充到复数集后就能使方程x2=-1有二解,要弄清为什么,请同学们学习复数知识。接着教师开始介绍复数概念。这样做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新颖的话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下面这三个矩形你们感觉哪个好看?(这种提问方式马上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踊跃发言。)当然大部分学生认为中间那个比较好看。为什么哪?(这时学生们想急于知道结果,当然注意力非常集中)因为中间那个矩形的长与宽满足黄金分割。(于是引出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黄金分割)
     
    ⑶ 鼓励学生大胆实验、积极操作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享受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快乐。
    ⑷ 直观形象的教具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可用左侧活动的四边形架ABCD,它可以转动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把BC放到EF的位置又可演示菱形与正方形。这样很快从直观上使学生弄懂了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