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导学数学复习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2914 日期:2023-10-01 来源:论文网
    一、问题提出: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新形势下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们为数学复习课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教师总说”我都讲过,学生还出错!没有办法.”学生成绩不利想原因在哪里?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2、 在涉及“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虽然省了时间但是学生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即不会分析问题。这就是当前数学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问题分析: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即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去体验,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题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方案设计:
    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在导纲中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数学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一点多题,一题多解,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四、方案实施:
    1、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示范作用。
    3、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数学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数学方法?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4、题目要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随时调节教学。因为能让学生当场了解解题过程,知道正误,及时反馈,教师由此也能立即获得学生方面的信息。纠正或强化,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未掌握?等等。
    总之,试题导学数学复习选题要针对性强和层次性好,典型性,先练后讲,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能有效的提高数学复习的效果。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