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网:
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求政治教师树立民主公正、相互尊重的观念,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路人,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一言堂”向师生互动转变。新课程以生活逻辑为主,一改过去那种以理论逻辑为主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性,多让学生动起来,实行开放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人就从以下几点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尽可能的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社会生活。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而研讨问题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统一的结论,为学生留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教学内容的选取,在完整、准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拓展,以使学生在某一主题学习中,能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或者在现有生活范围内,能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精心创设探究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等,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我在高一讲授“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时”,先让学生在课余做社会调查,了解我们义乌市有哪些银行,各有什么作用,性质如何,存贷款利率的变化等。在授课时,我事先拟了几个问题:
(1)你过年的压岁钱是怎样存管的?
(2)小张大学毕业后想经营服装生意,目前正在为筹钱犯难,请你给他出出主意。
(3)钢铁厂每年都要到外地购买大量的铁矿石,钢铁厂可以怎样结付货款?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都搜集到一定信息,讨论时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再及时把学生调查的信息进行点拨、设疑、解答。一堂课下来,我惊奇地发现,这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的兴趣浓郁,印象深刻,学生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了,效果非常好。
二、加强互动环节,感悟生活
课堂教学的精髓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师现在仍然脱离不了就教材讲教材,就知识讲知识的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去学、去走,真正动起来的学生不是很多。这种以“我讲你听”的“告诉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选择、思维和尝试的权利,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如何才能让学生敦促教师、追着教师动起来,才是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使学生乐学。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展示了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一组照片,并讲解到:湿地,看起来不大起来眼的大大小小的沼泽地,泥炭地,流动或静止的水域地带,却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它还享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聚焦杭州“肾亏”现象
———摘自2002年《半月谈》
然后出示三个小问题:
①到底湿地有哪些作用?
②2002年的西溪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景象?
③西溪的昨天和今天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这种图文并茂的问题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讨论开来,有些同学谈起自己去玩过了,有些同学聊起自己已有的湿地的知识。这样提出的问题既简单有趣,又结合了哲学原理,使学生很乐意学习,不知不觉中领悟了哲学道理。
三、创设思维陷阱,引导学生反思学习
设置思维陷阱,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特殊的课堂探究情景,充分预见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思维偏差,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起怀疑的情景,让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充分曝光,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思考,质疑探究,找出论据,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使之在思维冲突中为之一震,从而产生内驱力,激活思维,自觉去探索出现问题的根结所在,实现由“学习者”向“研究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的角色转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在讲经济生活中《神奇的货币》这一内容时,我展示了一套自己买来收藏的新版人民币,同学都被吸引过来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我问:“谁能帮我去买一件商品?”同学们都高高地举起手来,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得出来———这实在不算件难事。此时一个同学拿出为我准备好的教师节礼物(精美的笔筒)。我非常高兴地接过笔筒。“我要的是一件商品,这是商品吗?”同学们都肯定的回答“是的。”这需要我引导、分析、分层逐步解决:第一,这位同学买来的笔筒是不是商品?我们身边还有别的商品吗?第二,什么是商品?我们身边的这些东西(包括这笔筒)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吗?第三,我这个笔筒和商店里的笔筒有什么区别吗?第四,如何去判断一个东西是否是商品?第五,“帮我去买一件商品”这件事好办吗?这样学生都清楚了:对于这个笔筒是不是商品,需要从两个阶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不能笼统的说“是”还是“不是”。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通过这种“设陷—掉陷—纠错”的思维训练,贴近了学生的心理,以生为本,角色变换,由老师讲转变为学生参与讨论,变教师的“静态讲述”为学生的“动态参与”。教师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学生们知识层次相差无几,往往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易产生思维的共鸣,擦出思维的火花,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反思的能力,学生从同学、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只有当学生有自身成功愉悦的享受,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将错就错”,“知错改错”,“错中求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空前加强,大量的知识信息进入大脑中被分辨、加工、记忆和储存,学习的障碍亦随之消失,主体的参与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仅能激发学生二次思维的主动性,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建构能力在反思中得到优化。
四、灵活使用教材,巧妙运用探究活动
教材中大多数活动设计,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起足够重视,又要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在教学设计上,巧妙处理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如①直接使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②更新或完善教材中的活动设计③改造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或创作新的活动设计④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其中有些知识必须要求学生理解、记住并能灵活运用⑤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学实践与探究活动的关系。探究活动具有开放性,教师要敢放,又要善收,探究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掌握好时间,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过多的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⑥重视小栏目的使用。“名人名言”可以配合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思考: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用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可由学生自读,了解相关原理,拓宽知识面。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留心教材设计的各个栏目的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教。
总之,新课程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政治教师发起的新挑战,政治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提高业务水平,胜任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出色完成新课程的实施。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