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学生兴趣 成就高效课堂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1435 日期:2023-09-14 来源:论文网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乐学”,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课前延伸,发现“趣”
    教师根据课文文体特点和学生特点,编写预习学案,明确预习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活动方式自主预习。学生根据预习学案所提示的内容和方法自主预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如教学鲁迅的散文诗《雪》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收集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那些优美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感受“雪”的形象,营造“雪”的氛围,美好圣洁的“雪”让学生对课文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 
     二、课内探究,注重“趣”  
    语文教材应该多读少讲,四十五分钟稍纵即逝,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只有老师少讲,学生多读,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授课时,注重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自己去积累、感悟、品味。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达应到顶点,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状态。
    1.自主学习,探寻“趣”。
    “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上课后首先依据课堂学案,让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梳理预习中的认识和疑问,勾画圈点自主学习的兴趣所在。
如学习《雪》一文时,有学生就问:“‘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这正是课文的主旨所在,也是课堂上要探寻的“趣”。
    2.合作探究, 创造“趣”。
    如教《变色龙》,我让学生以同桌为组分角色扮演"警官"和"随从",自编课本剧。要求除了对话,其余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动作、表情甚至是心理活动也要尽量表演出来,不加旁白,让人一看就懂。如一组学生在表演当警官奥楚蔑洛夫第一次得知是将军家的狗时,浑身战战颤颤地,嘴里装腔作势地嘟囔:"叶尔德林,天怎么这么热,帮我把军大衣脱下来",这样就把复述变成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爱动"的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后提升,拓展“趣”
    课内的训练和课外的扩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能力训练,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 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课外每天一首古诗,每周一篇读书笔记,每周一篇日记,每月一本好书。课内有计划的活动,如即兴演讲、日记展评、故事会、新闻发布会、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积累展示出来,并得以肯定,这也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活动课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活动课的综合训练正适应了语文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如“高密三贤”“郑玄文化”等综合性活动课,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使学生在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就应该从“趣”字入手,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