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前进的向导。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途径之一。”那么,在这个信息喜欢快餐的年代,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呢?
一、增强语文课堂的含金量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引导学生走入文学殿堂的先导。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注意把握教法和学法,因势利导,抛砖引玉,激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需要有厚实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诗人般的激情。如教学鲁迅的《雪》时,可用电教手段播放《雪》的图片,并给学生展开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画面。在乐韵悠扬的情景中,尽量的让学生把自己融入其中,在这过程中我也要求他们把图画尽量地想细致、想具体、想逼真,能让画面动起来。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都有了较深刻的美的享受。 我要他们能推而广之,能利用一定的途径方法发现感受身边的美。总之,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他们享受到了语文带给他们的享受美,自然学习的兴趣便容易激发了。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位名师曾说过:“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他的观点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让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可以通过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来达到的。对学生的进步,不管大与小,我们一定要给予表扬肯定。进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的,但有时候闪光点可能是瞬间的,稍纵即逝,所以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用锐利的眼光去捕捉它。抓好了,有可能使之获得更大的进步。
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心中自然会升起更大的欲望,“下次,我要更棒!”在这些心理的催化下,兴趣也油然而生了。兴趣被激发,并逐渐变得浓厚,那学生便很有希望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应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赏析文章中来,如教学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书纪念?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引导学生自读自赏自析文章。
鼓励发散思维,深化探索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语文时,要求学生加强诵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作品语言、思想应有不同的赏析和感悟。所以,在读文章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作批注,对句、段的感悟、疑惑写在旁边,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探究,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积极主动探究的能力。文章就文体来说,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比如,诗歌以朗读为主,体味情感美、音律美、图画美、结构美;说明文要“细读”,通过各种说明方法来体味所说明对象的特征;小说要“赏读”,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握人物的特征,环境描写的妙处,故事情节发展对主题的表达效果及吸引读者的魅力;散文要“美读”,抓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品语言、品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情操;童话和寓言,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应以明理为主导,启发学生的心智。
二、开展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可适当划分小组,开展名著阅读竞赛,可从人物的分析、主题的把握、技巧的运用入手,对学生要适当的赏识、表扬,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鼓励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拿来,在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学生可随便借阅,时间、空间没有太多限制。这样,逐渐会形成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保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丰富人生。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