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1226 日期:2023-09-11 来源:论文网
    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特点,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失为明智之举。课堂常规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体育教学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重点性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当然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课堂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善于挖掘教材中深刻的内涵,把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活动做到有机结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果敢的心理素质,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暗示法
    用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激励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情感感染法
    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一个举止大方 的教师谈吐文明,且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会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此外,良好的教学环境,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个性
    1.根据体育教学在室外进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最易见效。它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格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
    2.在教育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心、热心、和耐心,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用真诚、恳切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教会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一个人的道理。
    3.在室内上课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教学,如对饮食、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到表率,做到耐心细致,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探索。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