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语文教学算来也有八九年的时间了,但实践的效果好像还不是很好。就一节课的准备来说,费劲心思,完了却觉得遗憾斑斑。有时自己讲的很尽兴,可检测结果却不如意;有时磕磕绊绊讲完的一节课,学生学习效果却很好。为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如今,教育局又开始提倡创造高效课堂的新构思,针对高效课堂我也做了一番思索,想法如下:
北大钱志亮教授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教学,并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很显然,有效不是高效,高效是有效的高境界。如何让有效有了更高一层的提升呢?那就是要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比如说一堂课)内,更多的参与教学,更好更多的掌握教学内容,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好的更有效的实施。
那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呢?我觉得首先要走出对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爱因斯坦说过:“当方向错误时,前进就意味着倒退。”目前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更多的落实在使用多媒体,越多越好;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主越多、合作越多、探究越多,就是一节好课。认为用了多媒体就是高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高效。而事实情况是:多媒体的滥用让语文老师在多媒体上做尽了文章,而对文本的探索却忽略不问,本末倒置;甚至有的语文老师没有了多媒体就不会上课了。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滥用让课堂往往成了超级市场,吵杂无效。多媒体只是上课的手段不是课堂目的,我们只求有效不求形式。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自由随便学习,更不是放纵的学习,是老师引领下的自主;合作不是随随便便讨论研究,而是有目的有方向的讨论;探究应贯穿于自主与合作始末的。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少、慢、差、费”而提出的“多、快、好、省”的新型课堂模式。高效课堂就是要更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达到课堂效果最佳状态。
课堂是谁的天下呢?老师的。谁是课堂的主导呢?学生。学生如何更好的主导一堂课,责任在老师,而学生能够更多的掌握课堂内容,则是老师的终极目标。所以高效课堂的基础点在人。人是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那么教师的作用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到底如何实现呢?我觉得教师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首先,教师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由于受到目前应试教育的限制,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不公平化”。这个“不公平”主要原因在教师身上。因为任教班级人数多,因为学生有差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身上,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双差生更是成了老师的“眼中钉”,时不时的挖苦讽刺。教育没有平民与贵族之分,教育是平等的。素质教育更不允许我们单以成绩看学生,更何况,着眼于今天的社会,文凭已不能说明一切,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应在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发现优点,让他们不成材便成仁,我们的教育不仅是给高等学府塑造人才的,我们更是给社会创造有用之人的。我们的课堂应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生命色彩。我们应本着“不放弃、不抛弃”,“死马当做活马医”的精神,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潜力,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上都有知识的获得、能力的获得。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课堂上要让学生绽放色彩,那么教师要自己先绽放色彩。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学习
从书中学,多读书,多读有益的书;向本学科的老师学,多听课,多反思,积累经验,开辟新路;向不同学科的教师学,学他们的驾驭课堂的方法,学他们引导学生开创思维的方法;向老教师学,学他们的经验;向年轻教师学,学他们的创新。
二、多实践,抓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不管我们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教材本身,所以我们一定要钻研教材,吃透教参,要能够凌驾于教材,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因为我们的课堂是活的,学生不一定会按照我们设计好的轨迹走,只有你充分掌握了教材,你才能应对课堂上的各种新想法。下面来说说具体的教学环节。
1.预习。
从我们传统教学到前两年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再到现在的导学案模式,我们都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学生充分预习了,我们的课堂会进行的很顺利,教学效果也会相当的好。可有的老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每次都要求学生预习,但课堂上感觉学生还是对文本很陌生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你的预习安排很模糊。预习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清楚化,明晰化,具体化。要让学生在课前对这篇文章了解到什么程度,要掌握哪些内容,都要在预习作业上明确说明,布置具体的问题思考,不要让学生满手抓,满手抓其实就是不抓。一次充分的预习,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导入。
现在最热门的导入方式可能就是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了吧。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进入到一种情景,激发起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兴趣,从而进入课堂,这固然很好,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合适情景导入,而且情景的创设也不一定是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最好方式。对于一些距我们今天时代较远的作品,需要大量了解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课文,我们有必要在课前引领学生进入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从而领会作品的精神实质。比如鲁迅的文章。而对于有些文章,我们老师的情景导入其实就是在向学生暗示文本的某些问题,这对于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起不到丝毫的提升作用,相反会让他们过多的依赖老师的暗示,而没有了自我分析的能力。比如《散步》这一课,我们没有必要去创设什么情景,直接导入就可以,对于文章中表现的父子、夫妻、母子之间的亲情,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体会出来,文章的主题两代人的责任,让学生自己悟出来会更好。所以对于课前的导入,老师也要多深思,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本篇课文的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阅读课外文本的能力,所以不应在课前给予学生过多的暗示,或是对于文本给予过多的揭示。
3.新课讲授。
对于这一个环节,我们的一般做法是:简介作者和作品背景;检查课前预习,即字音字形和字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重点研读,合作探究,学生依照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解决课文重难点;品读语言,读写练习,找出本文几个好句让学生分析语言特色,然后仿写。通观整个教学流程,我们会发现,如果学生配合的好的话,我们的课堂将会非常的顺畅,而且课堂气氛也会其乐融融。顺畅、融融真的是一堂好课吗?学生真的学到知识和能力了吗?我们的课堂效果到底会有多少呢?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得到体现了吗?我们的老师肯定会说当然得到了,你没看见学生活动很多,课堂气氛很活跃吗?可是我们还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是因为有了老师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每一步活动都是老师的教学环节里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完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学”完课文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只有老师给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怎么体现的呢?看似我们的课堂与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不同,其实区别不大。学生都是在老师画好的圈圈内活动,老师不允许他们出圈。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怎么还?课堂上让学生自学,先学后教。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说课文,做课文,在学生学与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缺点问题,然后再去教。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讲了之后学生也不会的不教;学生易错易漏的地方要教,学生想不全想不透想不深的地方要教,学生似懂非懂难懂的地方要教。课堂上老师要做的是少教,学生就会多学。老师要做课堂的指挥家、组织者和导演。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高效。
4.当堂检测。
这个环节有时会因为时间原因放到课后。不管是什么时候,检测了就一定要反馈,没有反馈,学生老师就是白忙一场,劳而无获。
三、多反思
教师的反思活动就体现在教学反思的上面。学校领导会反复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业务检查中教案检查上很看重教学反思的有和无。对此,我们很多老师很反感,甚至对教学反思很伤脑筋,觉得不会写,不好写,以至于我们很多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完善的。教学反思是我们对于一堂课的备课、授课的总结,是对我们之前的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的总结。只有认真写了教学反思,我们才能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发现不足,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课堂,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能力。所以,反思的有和无,多和少,深和浅直接影响课堂高效的实现。
语文老师只有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作用,并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发挥作用,才能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构建成为现实。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怎样发挥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