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革新思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0827 日期:2023-09-06 来源:论文网
    中学阶段是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感觉敏锐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个性张扬、青春亮丽,渴望尊重、理解、友情,处于人生旅途上的黄金时代。面对充满活力的中学生,中学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然而,近年来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随着新大纲的不断修订、新课标的积极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什么都是新的,社会各界对初中语文的课改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似乎语文的改革正走向春天,但其实不然,不只是初级中学的语文课程,任何一个年级的语文课程都还存在问题。而对于语文教学,我们的许多观念都需要更新。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要改变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中学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手中的道具。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忽视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中学语文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讲述一些紧贴课文中心句和一些重点关键的语句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深思维的层次。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定位要改变
    在语文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语文的特质决定的,也是我国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必然选择。
    1.学生是学习的主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
    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兴趣、爱好、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否可以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我们一旦发现了一套好的教材,一条好的经验等便盲目的推广而不去考虑地域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学生个性的差异,这能成功吗?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应该走向多样化,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3.学生还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潜能。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对这个问题究竟关注了多少?每一位学生,即使是最糟糕的学生也具有他们的发展潜能,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去激活。但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又有多少人去思考过如何激活这些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习潜能。我们敢肯定的说,不把学生放在眼里的改革最终都只有失败。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