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孩子插上一双阅读的翅膀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0290 日期:2023-08-30 来源:论文网
    一连两个暑假都在阅读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本来以为世界级大师们的作品一定是理论性很强,很抽象难懂吧,所以平时都是翻阅一些教育、教学杂志,很少去碰触他们。现在翻开来才知道,他们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读后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教学工作中方方面面考虑的是那么的周全,建议是那么中肯,实用。想想平时工作中出现的许多疑惑与难题,在书中都能找到圆满的答案。所以在此我也强烈建议教师们一定要好好读读这部经典著作吧。
    掩卷深思,让我心灵受到最大震撼的是,作者一直在反复强调的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令我常常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是,班级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各科成绩跟不上,尤其是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在小学成绩还不错呀,为什么现在到了中学都不能考及格了呢,以致不堪胜任?面对家长的责问与困惑,作为班主任,我真不知如何回答他们才好。此时学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已经成了一种苦恼与沉重的劳役。想到这些,我就想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我就让孩子们多读书,但是沉重的课业作业又常常让孩子们抬不起头来。同时我自己也疑惑,是否只让孩子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阅读课外书是否会让孩子的成绩更加不理想?但是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作者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四倍五倍。”“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 。……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作者这些精辟的论述,让我更加深深地认识到阅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必须给孩子插上一双阅读的翅膀,以助孩子在未来飞得更高、更远、更稳。这些经典的论述,更加坚定了我平时点滴的不算成熟的一些做法,现在整理出来仅供同仁参考并指正:
    一、 书籍是阅读的前提
    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是保证孩子阅读的前提。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偏僻,学校图书比较陈旧,数量也有限,让学生常到集镇里的图书馆借书也不太现实,另外,学校里有一半学生是住校生,让学生能拥有自己的小书库也是不能实现的。那么怎么样让学生拥有足够的书籍去阅读呢?我采取了两个办法:首先发动学生备书。每一学期刚开学学生要带来自己的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我们班有54位学生,我将孩子们分成九组,六人一小组,选出组长(要求认真负责的孩子担任,在以后的阅读工作中非常有用)。在学生带来书之前,我必须交代清楚,要求每组学生必须带一些关于自然界,关于我们伟大的民族历史,关于文化、科学、教育的优秀作品,尤其是英雄人物的书籍占用特别重要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英雄人物可以成为孩子们模仿的榜样,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学生带来后,组长做好本组书籍统计,编组别、书号、书名,我和组长一起筛选,把艺术价值与认识价值不高的剔除,学生下次重带,直到小组成员认可。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接着是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交换着读,一个月后,小组之间交换着读。“书非借不能读也”,甚至有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半个月之内就私自相互交换了,孩子读书热情高涨。初中三年下来,学生有了自己心爱的六本书,可是他们又读了数量多么可观的书呀!另外班级征订学生喜爱的杂志,两种杂志是班级每月一直订购的,《实用文摘》、《我们爱科学》,(注: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卖饮用水瓶子,另外违纪的同学有两种选择,要么为大家扫地、要么为大家买书,即两本杂志中的一本。)杂志由一位学生专管负责,成立班级小书柜。以上两种方法有力的解决了孩子们平时缺少书籍的问题。
    二、 指导是阅读的手段
    有了这些书籍,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首先与家长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他们就认为是读闲书,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如让孩子去多做几个题。这种误解有必要与家长交流,所以在接初一新班的时候,我都要与家长开个班会,交流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希望赢得家长的支持,如果家长能够参与阅读,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会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呀!其实这几年以来,已经有七八位家长这样做了。其次指导学生用好读写笔记,尤其是初一阶段,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用好读写笔记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阅读的重要手段,每星期读不少于两篇的课外阅读,对其中一篇一定要作适当摘抄,要求分四步完成:(一)找一找,积累词语;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查字典注音、解释都可以,不少于五个词。(二)品一品,精妙语句;要求学生在文章中选出两三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或仿写。(三)背一背,优美语段;找出文章中优美的或者富有哲理性的自己欣赏的段落读读背背,然后抄写在读写笔记上。(四)写一写,感悟思考。学生结合自己所读的文章,写一写读后的感受,可以是思想生活上的启迪,也可以是文章写作上的启发等。最后指导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心得体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同学间相互交流读书的体会,对书中内容的看法,收获的知识的多少,另外相互翻阅读写笔记,组长选出本组最佳读写笔记全班展示。教师适时的监督与指导,才能保证读书的质量。
    三、 时间是阅读的保障
    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增加,课内外作业自然也跟着增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了,没了时间,学生的阅读就没有保障,怎么办呢?首先我结合语文教学来对待阅读,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上绝不随意拖堂或占用不必要的时间。自读课文,大胆放手交给学生,理解的快、能够提前完成教学目标的同学,允许他们拿出课外书来读、来做摘抄笔记。其次,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上,阅读与写作相间隔,允许孩子们把书带到课堂上来读,允许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织成员相互间的交流。最后,布置语文作业以阅读为主(当然这是在完成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的家长积极参与,比如家长们可以在孩子的读写笔记上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读书情况,或自己的一些希望要求,或者自己与孩子一起读某本书的感受等,(我鼓励家长这样做,已经循环两届学生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位家长初中三年以来一直陪着孩子很好的这样做了,效果很好,每当我在学生的读写笔记上看到家长的字迹,必在班上朗读,看着被读孩子的红彤彤的脸庞,我知道孩子很激动,他一直在受鼓舞着。)在班级读家长给孩子在读写笔记上写的话,我多次发现,孩子们听的时候,都屏气凝神,很严肃,似乎都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他们也在受鼓舞着。
    值得欣慰的是,几年来,我们班没有一位同学因为沉溺网吧或看极厚的网络书籍、不良书籍被学校批评。每当看到别的班主任从班级里搜集出厚厚的几大本不良书籍,然后在办公室里气愤的批评学生时,我就在想,看这些书的学生,为什么成绩都很差呢?看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更加明白,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们的智力生活不够丰富。平时老师与家长只是急功近利,眼睛就盯着孩子们眼前那点可怜的分数,就只想将他们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里,以让他们取得好成绩。可事实相反,在他们学不了教科书的基础上,他们就要寻求精神生活,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网吧、不良书籍上。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四倍五倍。”“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在拜读大师的教诲后,我对自己近几年来的点滴做法更是坚信不移,同时近几年的成绩也证明,让学生增加有益的课外阅读绝对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成绩,反而更有利以后的长远发展。所以在此我还想再一次跟大家说,指导好学生的阅读,给孩子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