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思考
思考一: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核心是什么?
学生的发展——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思考二:从学生的角度看,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
“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1)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以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讨论学习为主。
(2) 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程度。
(3) 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刻度,解决的问题是否深刻丰富。
(4) 学生当堂达标率。
思考三:从教师的角度看,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
(1) 设计教学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2) 讲课精炼有效。
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
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 学法指导得当。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5分钟。
(4) 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
(5) 主导作用(组织、启发、激励、调控、授业)明显。
二、 实践
1. 尝试:边做边改。
(1) 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 修订教案评价标准。
突出对预设的要求:自学能懂——课堂检查;自学模糊相互讨论能懂——交流讨论、展示;学生自己无法弄懂——启发、点拨,师生共同解决。
(3) 学生分组:4~8人一组,好差、内外向搭配。每个人有明确的分工。
2. 总结:形成“指导·自主·合作”模式。
(1) 指导的核心内涵——实现教为了不教。
① 指导的阶段:教读阶段,导读阶段,自读阶段。
② 指导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1) 凡能由学生读懂的内容教师不应讲;2)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提;3)凡能由学生解答的问题教师不应答。
③ 指导的要点。
一是自学深度——学生经常出现自以为然,认知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二是学习疑难——学生凭自己的经验或能力无法弄懂的地方;三是知识延伸——学生只是弄懂眼前的问题,不会对问题进一步拓展的地方。
(2) 自主学习。
① 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② 管理阶段:外力管理,共同管理,自我管理。
(3) 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起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和组织能力。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爱、需要付出、需要协作、需要沟通。提倡在允许的时间、地点,根据需要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
(4)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① 自读教材;② 小组交流、展示成果;③ 师生研讨;④ 当堂巩固。
(1) 课前准备。预设充分,分三个层次,学生自己能解决的、相互讨论能解决的、需要老师帮助才能解决的。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才能应对自如。
(2) 课堂讨论。上课时针对学生做的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师生共同讨论。不是简单的“满堂灌”,而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实行探究与合作式学习,从而师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简单问题迅速解决;对重点题型或学生错的多的题目,师生重点开展讨论。要留足学生展示成果的时间(说、写、讲)。
如果学生做得好、讲得对就给予真诚地表扬和鼓励,学生表现欲、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良性循环,肯定会做得更好。
对于学生错误的做法,绝不能责怪,而是鼓励他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与其他同学一道帮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对他说,错得好,只有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防止再犯,引以为鉴。
对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先让学生试着回答,看能否解决,如果不能,再由老师分析解决。
(3) 课堂反思。对于学生的讲解,等他们各种做法讲完后,首先肯定他们思考的价值,再引导学生比较几种做法的优劣,选择最优做法。
(4) 课堂提升。最后和学生一起反思、点评、升华、归纳出本节课网络体系,注意点板书在黑板上,总结出思路和方法,这样让学生切实感到能上升到一定高度看待问题,使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再适当补充一些有一定水准的当堂思考题,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 课堂气氛营造。树立这样的课题新规范:允许学生插嘴;鼓励和欢迎学生提问;允许学生否定教师的观点;允许学生间的探讨和交流;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对话和交流。课堂应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
(6) 课堂调节。尝试让学生主持上课,用表演、游戏等形式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老师在下面巡视,看看学生接受、掌握情况。
三、 困惑
在共同探讨如何在“五严”规定下,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负增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如何把五天学到的知识在具体环境中运用,如何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草草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所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且形成恶性循环,挑灯夜战、厌学者应运而生。课后不布置作业,低年级学生自觉性较差,极容易出现5+2=0的情况。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减负”涉及面很多,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减负”,坚持进行“减负”的同时,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减负”达到预期的目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