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志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1642 日期:2025-11-20 来源:论文网

       作者:薛一涛,孟宪卿,苏文革,吴彤,魏希进

【摘要】 【目的】观察怒志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愤怒模型组、孤独对照组。愤怒模型组大鼠单笼喂养,昼夜颠倒10 d后,分别放入1只入侵鼠并进行行为学检测评分。模型复制成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内皮素(ET)、前列腺素(6ketoPGFlα)水平。【结果】愤怒模型组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模型复制成功。孤独对照组和愤怒模型组血浆CORT、6ketoPGFlα、ET水平显著升高,ACTH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愤怒模型组血浆6ketoPGFla、ACTH水平与孤独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情志因素可对神经内分泌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怒志;内皮,血管/病理生理学;神经分泌系统

 情志因素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病因,但其诱发机理人们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复制怒志动物模型,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角度,直观地揭示情志因素对大鼠循环系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及仪器

  放射免疫试剂盒由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批号:20071122),GMJ型全自动放射免疫γ计数器由江苏医疗电子研究所提供,DDL5冷冻离心机由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提供。

  12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40只,体质量180~220 g(购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动物饲养中心)。大鼠在室温22℃~26℃安静环境下饲养,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愤怒模型组、孤独对照组,每组10只,另设入侵组大鼠10只,用于激怒愤怒模型组大鼠。

  13模型复制[1]

  愤怒模型组大鼠均单独饲养于不锈钢笼中,自由饮水进食。制造昼夜颠倒环境,每晚19∶00开灯,清晨7∶00关灯,共10 d。孤独对照组大鼠单独饲养,正常进食饮水。正常对照组大鼠予以群居饲养,自由进食饮水;入侵组大鼠予以群居饲养,实验前2 d禁食,不禁水。第11天8∶30开始实验,该时间段内大鼠处于夜间兴奋状态,在每只模型组大鼠笼内放进1只入侵鼠,开始计时,摄像,前5 min为双方适应期,记录第6~20 min内大鼠的行为变化。抓取动物需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干扰实验结果。

  14行为学检测

  愤怒模型组大鼠行为改变包括:a搏斗次数:大鼠撕咬、拳击、后顶、脚蹬入侵者等动作;b威吓次数:大鼠做出佯攻、威吓、尖叫等姿势,但未接触到入侵者身体;c攀压次数:大鼠将入侵者打倒并压在身下,使其不能激烈反抗;d大鼠压在入侵者上面,入侵者长时间仰躺,呆滞;e失败次数:大鼠被入侵者打倒、压制。每行动1次记为1分,得分合计方法: a+b+c+d-e。采用3人看录像评分,取平均值,判断造模是否成功。

  15检测指标

  各组大鼠断头取血,离心制备血清,抗凝离心制备血浆,-20℃冻存,按照放射免疫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内皮素(ET)、前列腺素(6ketoPGF1α)水平。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2结果

  21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

  愤怒组大鼠死亡1只(实验第9天夜间,属正常死亡)。实验开始为双方适应期,模型组大鼠多次靠近入侵鼠,试探对手。后开始攻击,间断进行,持续时间不等,为实验需要,均记录20 min的情况。模型组大鼠出现撕咬、后顶、攀压入侵者等动作。入侵者呈现呆滞、蛰伏、仰卧等姿势。大鼠行为学得分见表1,结果显示模型复制成功。表1愤怒模型组行为学评分结果

  22各组血浆ACTH、6ketoPGF1α、CORT、ET水平变化比较

  表2结果显示:孤独对照组和愤怒模型组血浆中CORT、6ketoPGF1α、ET水平显著升高,ACTH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愤怒模型组血浆6ketoPGF1α、ACTH水平与孤独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表2各组血浆ACTH、6ketoPGF1α、CORT、ET水平变化比较

  3讨论

  本实验的愤怒大鼠应激模型是将实验大鼠长期孤独饲养而具有攻击性,能够本能地对入侵者发出攻击从而保护自己的领地,产生愤怒心理和行为。这种造模方法已将躯体刺激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被视为是一种更接近人类愤怒的较为纯粹的心理应激动物模型。

  怒志为七情之一,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也是最强的致病因素。清代冯曦晴《颐养诊要》中指出:“七情伤人忧愁最深,恼怒最烈”,明确指出了怒志在七情中的重要地位。有研究表明[2]:愤怒主要是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愤怒情绪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垂体后叶素分泌均增加。我们的前期研究[3-5]初步表明冠心病患者的怒志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ET作为细胞因子之一,能引起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导致整个冠脉血流量明显下降。一方面心肌耗氧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心肌的冠脉供氧量在下降;整体来讲, ET可以调节血管局部的张力,对心脏呈负性作用,而且有着非常严格的自身反馈系统[6]。当机体受到各种刺激时,通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导致ET增加,一方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同时还刺激血管内皮产物产生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等舒血管物质 [7]。6ketoPGF1α是 前列腺素I2(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PGI2是已知最有效的血小板内源性聚集抑制剂和高效舒张剂,它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内合成,能刺激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从而降低血小板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8]。

  在本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论是愤怒模型组还是孤独对照组,其CORT水平均明显升高,ACTH水平明显降低;而愤怒模型组相对于孤独对照组ACTH水平有变化,但应激终产物COR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这与刘晓伟[9]“怒伤气”大鼠实验结果有一定区别。本实验中孤独和愤怒2种刺激都引起了大鼠应激反应,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激活——应激终产物CORT升高,腺垂体分泌的ACTH受糖皮质激素CORT的负反馈调节,因此2组的ACTH比正常对照组均降低。愤怒模型组大鼠相对于孤独对照组大鼠只引起了ACTH的变化,说明愤怒模型组大鼠刺激比孤独模型组大鼠刺激程度更重。

  孤独对照组和愤怒模型组的ET和6ketoPGF1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说明愤怒、孤独2种刺激已经通过HPA轴引起了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和血管活性物质的紊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为情志导致心血管疾病提供了证据。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刘晓伟,曲宏达.愤怒心理应激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对行为、内分泌免疫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38(2):117 .

  [2]王朝勋,郑洪新.愤怒情绪对免疫机能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1):82.

  [3]薛一涛,吴彤,刘伟.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情志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 (6):323.

  [4]薛一涛,吴彤,苏文革,等.运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研究个性特征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10(3):26.

  [5]薛一涛,刘伟,苏文革,等.冠心病患者情志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杂志,2007,15(3):186.

  [6]张海涛.内皮素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9,20(3):131.

  [7]田国忠.大鼠心肌氮能神经元及纤维的分布[J].解剖科学进展,2004,10(2):112.

  [8]王成尧,季乃军,梅益斌,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前列腺素E2的测定及其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1,31(5):289.

  [9]刘晓伟.“怒伤气”大鼠ACTH、CORT、 IL2、IL8的含量变化[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5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